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白蓮教是什麽

白蓮教是什麽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壹種秘密宗教結社。淵源於佛教的凈土宗,相傳凈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同念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

北宋時期凈土念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南宋紹興年間,吳郡昆山(今江蘇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凈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規定信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它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壹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它的教義簡單,經卷比較通俗易懂。為下層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組織人民反抗壓迫的工具。在元、明兩代,白蓮教曾多次組織農民起義。流傳到清初,又發展成為反清秘密組織,雖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鎮壓,但到了嘉慶元年(1796),白蓮教大起義已發展成嘉慶年間規模最大的壹次起義。

與凈土宗大致相同,崇奉阿彌陀佛,要求信徒念佛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期往生西方凈土。茅子元采用天臺宗教理,繪制《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以佛像、圖形和比喻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並統壹前人制作的念佛修懺儀式,制作《白蓮晨朝懺儀》。先前的凈土結社,參加者之間只是松弛的社友關系,社與社互不相屬。茅子元則將其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他在澱山湖建白蓮懺堂,自稱導師,坐受眾拜;又規定徒眾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壹個比較定型的教門。

初期的白蓮教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迄南宋後期,雖仍被壹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統自居的佛教僧侶視為“事魔邪黨”,但已到處有人傳習,甚至遠播到蒙古統治下的北方。元朝統壹中國後,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全盛時期。廬山東林寺和澱山湖白蓮堂是元代白蓮教的兩個中心。

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形成了壹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稱白蓮道人。因其“在家出家”,不剃發,不穿僧衣,又被稱為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元代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合稱彌陀三聖)等佛像,上為皇家祝福祈壽,下為地方主辦佛事,也有壹些修路築橋之類的善舉。堂庵多擁有田地資產,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成為地方壹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