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北大申請退學博士生王垠現在狀況?

北大申請退學博士生王垠現在狀況?

王垠簡介

王垠,男,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在讀博士,本科就讀於四川大學,大四時被保送清華大學攻讀直博學位,目前只剩壹年就可博士畢業。在此期間,他因《完全用linux工作》壹文和對TeX的推廣這些“非研究成果的業余東西”而出名。日前在網上發表公開信,表示要申請從清華退學。

清華博士申請退學 斥現行博士制度扼殺創造力

--------------------------------------------------------------------------------

9月22日,清華博士生王垠在水木社區BLOG上發表了《清華夢的粉碎———寫給清華大學的退學申請》明確要求退學。

記者從清華研究生院趙副院長處得到證實,王垠要求退學確有其事,但目前學校還沒批準。昨天,清華大學有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他(王垠)做出這種選擇是個人的自由。

“有了論文就有了錢”--創造力正在消失

王垠是清華大學在讀的碩博連讀學生,計算機專業,已經攻讀了4年,還有壹年就博士畢業。在清華學習期間,他以《完全用Linux工作》而小有名氣。

在退學申請中,王垠認為,博士教育就是“paper(論文)、論文,paper還是paper”,而他的成就是“我的自我培養”。

信中還披露,“清華博士生必須發4篇paper才能畢業,其中必須有壹篇是SCI索引,或者兩篇EI索引”。他並非不能寫paper,他也有SCI文章,但他認為那些發表的文章並非是自己感興趣的,也沒多少價值,甚至是垃圾。

王垠說:“即使導師知道妳的論文沒什麽價值,也會叫妳發表。我發現paper數量的背後,是某些人的如意算盤。想壹想是怎麽回事吧。國家看什麽來撥款研究?看paper。看什麽來評價壹個學校的水平,也是paper。國家沒有能力評價妳的能力,當然只有看妳有多少paper。所以有了paper就有了錢。”

他認為,博士是為了論文,而不是真正地做科學研究,自己的創造力正在逐漸消失,自己已經浪費了4年的時間。

網上意見不壹多數佩服王垠的勇氣!

王垠1萬多字的退學申請在網上轉帖和點擊率相當高。對此,網友的評論褒貶不壹。有網友認為王垠有點偏激,過於理想主義,“國內的學習環境是有點郁悶,但是國外的究竟是否能達到他心目中的水準,那就要看他的定位了。”“這哥們太理想主義了,有點才華,學校和老師對他也可以。換作其他人會過得滋潤的,他把博士研究看得過於神聖。”

也有網友認為他這樣離去不負責。“學校培養他,國家培養他得花費多少?這個投入挺大的。他這樣壹走了之,是不負責任。”

更多的網友是佩服王垠的勇氣。“我們的創造力正在慢慢消失。”“說實在的,這不是壹種放棄,因為也許他能得到更多。無比佩服王垠的勇氣!”“國內高校目前在讀的博士其實都有王垠的感覺———困惑、苦悶。只是很少有他那樣的勇氣。”

清華大學:這種選擇是個人的自由

昨天,早報記者致電清華大學。有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在現在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博士生作出這種選擇是個人的自由。如果退學,按照學校有關規定,他應該承擔相應的後果。在王垠的退學申請中,他說“博士退學要交30000元錢的違約金”。

教育部人士:此事與教育制度無關

昨天,教育部有關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對於這壹事件,他已在網上看到了相關報道。他的個人意見是,這只是個別現象。他說:“如果是妳,如果是我,妳我會放棄清華的博士嗎?有誰會放棄清華的博士呢?”

這位負責人表示,王垠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自我培養也沒什麽不好的”。但提出退學申請,還是應該慎重。他認為,此事與教育制度無關,也不認為這和前壹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陳丹青辭職有相同之處。

退學理由壹:有了論文就有了錢--創造力正在消失

寫論文不是真正的研究,只會扼殺創造力

·退學理由二:導師不導

導師在某種程度上會削弱學生的能力。導師不喜歡我們上課,因為上課不但會花掉研究(或幹活)的時間,而且讓他們眼界太開闊,這樣學生會很容易有別的選擇走掉。

清華博士退學續:據稱已赴倫敦大學繼續學習

--------------------------------------------------------------------------------

2005年09月27日00:57 華夏時報

⊙本報實習生王禁 昨天有知情人士透露,王垠已赴英國倫敦大學繼續學習,然而記者未能進壹步核實。想要了解退學博士當初的壹些想法,還要從他的那篇《清華夢的粉碎—寫給清華大學的退學申請》中“窺視”。

在這篇《清華夢的粉碎》中,王垠言語中流露出從高中時他就開始對高考制度的不滿,認為高考把他“變成考試的機器”,他原以為憑自己的才華,完全能上清華大學,沒想到

卻考了四川大學,從川大考研上了清華後,卻發現清華跟他想象中的不壹樣,今年9月22日,已經是研究生第4年(碩博連讀,學時五年。編者註)的王垠提出了退學。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他的退學呢?

不明白考砸也得80分

王垠在《清華夢的粉碎》中寫道,清華的“老師也是照本宣科,我居然發現他們其實跟川大的老師沒什麽區別。清華的不同之處就是,壹到考試的時候原來進行的壹切娛樂活動都不見了人影。原本每天晚上都有人壹起玩輪滑,考試的時候就只剩下我孤零零的壹個人”。後來的結果是“如果博士生上了80分就可以不重修。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覺得考砸的科目也上得了80分”。

在讀博士的第壹年,王垠就把功課全部上完了,王垠壹直想多選幾門課,可按照清華的規定,清華的博士要選課需要提交壹個“培養計劃”給導師簽字,導師同意之後才能修改。王垠選擇了修法語,可導師以“課太多了考試不通過就麻煩了”為由拒絕了他的要求。王垠個人認為,導師怕“因為上課不但會花掉研究的時間,而且讓他們眼界太開闊,這樣學生會很容易有別的選擇而走掉”。

曾因討論與導師產生分歧

王垠在做研究時,發現有很多方面沒有頭緒,希望能“找師兄師姐跟我討論討論”,導師壹開始不同意,因為在壹起討論做研究,署名就得署幾個人的名字,博士論文只看第壹作者是誰。後來王垠拿出國外的例子據理陳述,導師才同意他只能和導師、副導師討論。後來,他又提議成立CommonRoom(公***房間)用來討論問題,可被否決了。

質疑博士生翻抄論文

王垠在退學申請中提道:“我的方向上我至今還沒有看到幾篇我覺得像樣的文章。我主要進行集成電路布線算法的研究。已經畢業的壹個師兄就在他研究的基礎上修改來修改去,發了好幾篇paper。英文的不夠還翻譯成中文,投到國內的期刊。後來壹個師姐又在這個師兄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又發了好多篇。可是在我看來,他們的論文純粹就是炒冷飯,沒有什麽創新。現在清華研究生做的事情無非就是寫好paper,然後找個地方投出去。

SCI的最好,EI的其次。偏僻的沒人看的雜誌也沒關系,交錢也沒關系。我就知道日本的壹個SCI索引的期刊收1000美元的版面費。導師出錢,不投白不投,投了好畢業呵1

川大老師表示不贊成

記者通過多方聯系,找到了王垠在四川大學97級計算機系讀書時的輔導員老師,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壹再向記者表示:要經過學院和院黨委的同意他才能接受采訪。“這件事情在網上炒得很熱,我們也非常關註。不過很不好意思,我接受采訪需要經過學院和黨委的同意。”

在記者拐彎抹角的追問下,了解到:王垠幾年前就從四川大學畢業了,之後與學校也失去了聯系。他在學校時學習成績很不錯。“至少在班上名列前幾名。”這位老師回憶說,“可以說他是壹個比較有天賦的人,他後來選擇了保送清華,這算是他的壹個夢想吧。”但是,談到王垠放棄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壹事,這位老師表示不太贊成。“我覺得他的價值取向有問題,我比較同意網上壹位網友說的話,他可能受不了挫折吧。”

在清華大學BBS上,壹些學生已把王垠當作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