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副縣級後備幹部培訓計劃方案

副縣級後備幹部培訓計劃方案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副縣級後備幹部培訓計劃方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壹、培訓思路

以培育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為主題,將現代人才測評的新理念——“無領導小組討論” 貫穿於培訓全過程,課程設置、培訓形式、活動安排、測評方式均圍繞“無領導小組討論”展開。討論的主題主要圍繞“理論武裝的必要性

”、“加強黨性修養的途徑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個方面來設計,同時依據學員在培訓期間的表現,綜合測評學員的德才情況,以此起到夯實理論基礎、提高政治水平、錘煉黨性修養、強化德才素質、推動科學發展的培訓目的。

二、培訓對象

中青年副處級後備幹部58人。原則上40歲以下前學歷大專以上。培訓學員名單附後。

三、時間地點

1、時間:本期培訓班從XXXX年X月XX日開始至X月XX日結束,學制2個月。

2、地點:市委黨校辦公樓四樓遠程教學廳。

四、課程設置

結合“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測試內容,按照“理論武裝、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黨性修養”的培訓目標,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性教育、全區中心工作分別開設“理論課”、“黨性課”、“專業課”,突出提高後備幹部推動科學發展的素質和能力。培訓實行單元式教學,突出每個單元主題。整個培訓分為5個單元:理論學習、黨性鍛煉、能力提升、社會實踐和素質測評單元。

五、培訓形式

1、采取校內培訓和社會實踐兩段式培訓方式。

2、采取多種形式豐富培訓內容,深化培訓效果。

3、培訓時間2個月左右,其中校內培訓15天,社會實踐45天。參加社會實踐的辦法是:由組織部和黨校在參考學員校內培訓期間的初步表現,及學員的個人特點和專長,並征求學員個人意願的基礎上,以組織部發文,相應安排到有關區級部門、鎮街、開發區(新城、風景區)或全區中心工作、重點項目等崗位,以“領導助理”的身份參加社會實踐。學員社會實踐結束後,相關單位領導班子對學員參加社會實踐期間的綜合表現集體打分,並將得分情況送交組織部和黨校。

六、組織管理

1、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黨校具體實施。組建培訓班工作機構,采取“項目化”的管理模式,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分管副校長全面負責,組織部幹部科、幹部監督教育科和黨校培訓科組織實施,黨校派3員工作人員跟班管理,同時加大培訓過程的宣傳工作。

2、學員支委協助管理。培訓班成立臨時黨支部,通過競選產生前15名人選,前10名任臨時黨支部委員,設黨支部書記1名(兼班長),副書記2名(兼副班長),學習委員1名,組織委員1名,紀律委員1名,宣傳委員1名,生活委員1名,文娛委員1名,體育委員1名;另設5名學習小組長。

3、倡導學員自我管理。培訓班劃分5個學習小組,以小組名義開展學習、交流、研討活動。培訓班開班之初,圍繞培訓主題制發“無領導小組討論”練習題目,供學員在學習期間練習使用。在開展“無領導小組討論”測試中,打破原有小組人員安排,隨機組建4個小組參加測試。

七、測評方式

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對學員的學習情況按照“德”、“才”兩方面進行量化測評。采取雙百分制,“德”和“才”各占100分,學員最後綜合得分=“德”的分值×30%+“才”的分值×70%;設加分項目,分值6分。總分分為優(90分以上)、良(80—89分)、壹般(79分以下)三等。

1、對德的測評(100分)

(1)出勤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