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制造業指數的指數意義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立於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目前擁有會員45000多名、179個分會,是全美最受尊崇的專業團體之壹。ISM指數分為制造業指數和非制造業指數兩項。ISM制造業數據是通過調查執行者對未來生產、新訂單、庫存、就業和交貨預期來評估美國經濟狀態。盡管制造業占GDP中很小的壹部分,但是制造業的波動對GDP的變化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制造業的發展通常先於整體經濟,令ISM制造業數據成為經濟反轉的領先指標。經過壹段時期的衰退後,對制造業產品需求的加速,既ISM數據上漲,很可能暗示經濟將轉向上行。反之,在經濟擴張時期,制造業訂單和生產放緩,暗示經濟減速。ISM制造業調查因其及時性受到重視,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濟擴張放緩之時,ISM有望成為推動市場波動最重要的數據之壹。論據在於ISM的支付價格指數和就業分項。這兩個分項反映了對通脹和勞動力狀況的信心──兩個最為重要的反映經濟健康的指標。鑒於ISM的及時性,從這些分項透露的信息要先於其它數據(比如非農就業報告或CPI),令ISM成為壹個重要的指標。數據基本對受訪者的調查以擴散指標的形式公布。對每個分項(生產、新訂單等),受訪者中預期“增加”百分比加上預期“不變”的百分比的壹半,再減去預期“下降”的百分比,最後各分項的加起來便是ISM制造業指標。數據高於50壹般表明擴張,低於50表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