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襖的拼音

襖的拼音

襖的拼音:ǎo。

襖(ǎo),漢語文字,9畫,左右結構。字義為有襯裏的上衣。組詞:棉襖;夾襖。[1]通常分為3類:壹面壹裏兩層的夾襖,裏面之間加絮料的棉襖,以鞣制的動物皮制作的皮襖(見裘皮服)。按衣長又可分為大襖和小襖。大襖即長襖,擺線在膝蓋上下;小襖即短襖,擺線在腰際至臀部之間。

襖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如南朝宋有“布衫襖”,北朝北魏有“小襦襖”、北齊有“合袴襖子”等。從此,襖成為人們的常用服裝。隋代的“缺胯襖子”用作武官制服,並於唐代傳入日本。宋代出現由唐代上襦發展而成的對襟襖(旋襖)。清末,襖的基本形制為立領、連肩袖、右大襟、開衩擺。

從20世紀初開始,男襖漸以對襟式為主;女襖采用右大襟、偏襟、琵琶襟、對襟、左大襟和背開襟,其領、袖、衣擺也多變化。比較講究的襖,多采用絲綢面料,運用傳統裝飾工藝制作,形成富有東方風格的民族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