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始於哪壹年?
行動開始時間:1990年 ;行動名稱: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行動地點:中東地區;人數:5名軍事觀察員。
監督
監督任務(Observer Mission)於休戰、停戰中的地區設立據點,由非武裝部隊編組成“監督團”(Observer Group)執行任務。實際上,監督團不僅只執行監督任務,還包含巡邏重要地區、對立雙方間的交涉,及特定的調查任務等。
在監督團活動中的地區亦有維和部隊執行任務的情況下,維和部隊將納入監督團旗下指揮。
維持和平行動是聯合國所確立的壹種獨特而有活力的手段,目的是幫助受沖突之患的國家創造實現持久和平的條件。從2000年1月起,中國累計向9個任務區派出2000多人次維和警察。至2015年底,中國軍隊的維和兵力規模,已增加至3100人左右。
另外還有178名中國維和警察在聯合國總部、利比裏亞、南蘇丹和塞浦路斯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
擴展資料:
重要意義
在每壹個聯合國維和任務區,中國“藍盔”部隊不僅是和平的守護人,更是友誼和文明的傳播者。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中國“愛和平、負責任”的大國風範,展示出中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良好形象。
這壹連串驚人的數字,不僅證明了中國“藍盔”部隊的優異表現,還反映出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壹個明顯特點:走出國門的都是工兵、醫療、運輸等保障部隊,從沒有壹支進攻性部隊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這清楚地表明了中國政府主張促進***同發展,建立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
壹名維和戰士在出國前的誌願書上曾這樣寫道:“只要能為世界和平做出壹點中國軍人的貢獻,就是再苦再累,哪怕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這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造就了壹支打不垮、拖不爛的維和力量,完成了壹個又壹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