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紅相間的蛇叫什麽名字
拉丁學名:Dinodon rufozonatum rufozonatum
別名和地方名:火赤鏈、紅四十八節、紅長蟲、紅斑蛇、紅花子、燥地火鏈、紅百節蛇、血三更、鏈子蛇。
分類:赤鏈蛇 Dinodon rufozonatum 是遊蛇科 Colubridae 遊蛇亞科 Colubrinae 鏈蛇屬Dinodon 蛇類。
主要分布:赤練蛇在國內分布很廣。國內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 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布。國外見於朝鮮、日本(其中Dinodon rufozonatus walli是日本特有品種)。
形態特征:體長可達1―1.8米。頭較寬扁呈明顯三角形,頭部黑色,頭部鱗緣呈紅色,體背均勻布滿紅黑相問的規則橫紋,體兩側為散狀黑斑紋,腹鱗外側有黑褐斑,尾較短細。
生活習性:大多生活於田野、河邊、丘陵及近水地帶,並常出現於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常有發現。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現。屬夜行性蛇類,多在傍晚出沒,晚10點以後活動頻繁。白天躲藏在墻縫、石頭、洞穴中,遇到敵害時,先將頭部深深埋於體下,搖動尾巴警告,如警告敵害無效,會彎成S型會發起攻擊,野生個體較兇猛,壹旦被抓住會亂咬,尤其喜歡咬軟的東西,有咬人不放的習性。
食性:以蟾蜍、青蛙、蜥蜴、魚類、老鼠、蛇(甚至同類)、鳥、動物屍體為食。
繁殖:卵生,7~8月產卵,每產7―15枚。
赤鏈蛇 (《綱目》)
異名赤鏈(陶弘景),赤楝蛇、桑根蛇(《綱目》),火赤煉(凍義《動物學》),火練蛇(薛德~《系統動物學》),火赤鏈蛇(《脊椎動物分類學》),紅斑蛇(《生物學通報》(2):8,1958)。
來源為遊蛇科動物赤鏈蛇的全體。
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動物形態亦鏈蛇
體長可達1.2米。頭部略扁,呈橢圓形。吻鱗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小,前端橢圓。額鱗短,長約等於自其前緣到鼻間鱗前緣的距離。顱頂鱗長而大,長為額鱗與前額鱗之和。眼上鱗小。頰鱗狹長、入眼,下與第2、3片上唇鱗相接。上唇鱗8片。眼前鱗小,1片,不達頭背;眼後鱗2片,偶為3片。前顳鱗2片,下面壹片特大;後顳鱗3片。鼻孔位於2鼻鱗之間,有瓣膜。下唇鱗10片,前頦鱗比後頦鱗大,與前4個下唇鱗相接。後頦鱗與第壹腹鱗間有2對小鱗。體鱗光滑,背中央後部有數行微弱的起棱。鱗列19~17~15行。腹鱗187~207片,肛鱗單壹,尾下鱗64~79對。體背面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紋;頭部鱗片黑色,有顯明的紅色邊緣。頭後部有壹丫形紋。腹部白色,在 *** 前面則散生灰黑色小點。有時尾下全呈灰黑色。
棲於田野;村莊及水源附近地帶。以蛙類、蜥蠍及魚類為食。性兇暴,但無毒。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四川、雲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河北等地。
炮制捕得後,打死,燒存性,研末用。
功用主治治慢性瘺管及潰瘍。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撒於瘡面;或以藥線粘粉插入管內。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結核性瘺管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對蛋清及瓊脂性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與氫化可的松15mg/kg的療效相近,同時不同劑量的水、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