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上任後的華為有什麽變化?
孟晚舟的上任,被認為是任正非在為孟晚舟繼位作準備,而其他人則認為,這是對他三年軟禁的補償。
雖然我不能否認這兩種觀點,但我認為孟晚舟能夠成為董事長,是因為他有足夠的能力。
孟晚舟上任後,華為決定在不影響公司經營、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的情況下,打開糧倉,將614億元利潤分配給華為股東和員工。
據華為統計,華為***有131507名員工,每人都能從“開倉放糧”中獲得460,000元分紅。。
華為壹直不遺余力地為員工謀福利。曾經給那些剛從學校畢業的人,提供過兩百萬的薪水。現在華為再發614億員工工資,肯定會極大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幫助華為走出困境。
華為“開倉放糧”的舉動,觸動了美國科技界的敏感神經,美國的達利文教授當即警告:“任正非,絕對不能讓他將華為變成壹個“聖地”!”同時,必須加強對華為的“搶奪”,絕對不能讓優秀人才進入,否則,美國企業將面臨滅頂之災。
達利文教授這麽說,其實是有道理的,畢竟人才都往華為那裏去了,而這家與華為有競爭關系的美國公司,肯定是在走下坡路。人才是公司發展的根本,只有吸收人才、留住人才、發掘人才潛力,才能在全球化企業中站穩腳跟。
現在,國內有很多“大型”公司,他們對人才的需求不是很高,他們的核心技術是來自國外,他們只是壹個“買辦”,不能推動國家的科技進步。希望各大公司能認識到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提高公司在全國的話語權,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努力擺脫“大而平 庸”的稱號,為國家科技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