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年了!諾貝爾獎金為何發到現在還沒發完,獎金金額還逐年增加了呢?
那是因為諾貝爾獎金不是只有壹個固定的金額只用作每年頒發的,這些獎金會拿給投資機構用來投資理財錢生錢,所以錢到現在壹直都沒有用完,獎金也是逐年去增加。諾貝爾獎金最初只有3100萬的瑞典克朗,換算成人民幣就是2371萬元,1901年的諾貝爾獎到現在也已經有119年了,這期間經歷過通貨膨脹,可金額依舊沒有發完,我個人猜測這錢將來只會多不會少。也側面證明了錢用來投資用來錢生錢才是王道,如果真的傻乎乎的就存著來頒發獎金,估計撐不到現在呢。
01、通貨膨脹導致基金入不敷出剛開始設立這個獎項的時候的確是很好的,諾貝爾有銀行還有債券利息可以支撐諾貝爾獎金金額不少,可由於通貨膨脹的問題,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他把3100萬瑞典克朗分成三部分,分別是2800萬作為獎金基金、其余的分別投資建築物還有組織。最重要的壹點就是每年的諾貝爾獎金都是不定的,而且這些獎金只會是壹些收益,基金會賺得越多,那年的獎金就會越高。
02、設立專門的有理財方案諾貝爾本人在成立這個獎項的時候就已經事先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了。如果就單單3100萬瑞典克朗遺產用來作獎金,那肯定是撐不了多久的了,於是他就有特地去設計壹個合理的理財方案。理財方案把諾貝爾基金會跟評獎會分開來,基金會就把這些金額去額外投資銀行跟壹些不動產,這些投資項目都不斷增值,錢生錢就越生越多。所以這些獎金非但沒有少,還能夠每年都增加多壹些。
本來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金就是為了支撐壹個教授能夠20年不工作不拿薪水專門搞研究還能夠生活下去,可以讓研究者專心去搞研究不用被這些物質所煩擾。就拿今年的諾貝爾獎金來說,獲獎者的金額就有759萬人民幣左右,這雖然比不上那些富豪,可用來生活也是綽綽有余了。越來越多人投入研究行業,不單單只是為了拿到獎,還是為了自己能夠幫助到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