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5nm光刻技術不存在?中科院緊急辟謠:國產只有180nm
其實光刻機之所以這麽難造,就是因為光刻技術實在是太復雜了,不僅需要頂尖的光源條件,還對精度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目前,全球光刻技術市場基本上被美日兩國壟斷了,而我們國內正在努力攻克其中的技術難點。
那麽光刻到底是壹項怎樣的工作呢?為什麽能難倒這麽多國家?大家都知道,芯片的襯底是半導體晶圓,而光刻就是在晶圓上制備芯片的第壹步。在光刻過程中,有壹項非常重要的材料,名為光掩膜,沒有它也就無法將集成電路刻畫在晶圓上。
而且光掩膜也有高中低端的層次之分,通過高端光掩膜生產出的芯片更加先進,而低端的就只能用於生產普通芯片了。顯然,高端光掩膜也是各個國家青睞的對象,但是這種材料的制備難度非常高,如果精度達不到要求,那麽想要突破絕非易事!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在光掩膜市場還對國外進口存在壹定的依賴,但是隨著中科院的突破,這種依賴正在慢慢減輕,以後將會徹底消失。那麽如今國內的光刻技術到底達到了何種水平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中科院傳出的消息,它被很多人過分甚至是錯誤解讀了。今年7月份,中科院發表了壹篇論文,研究內容是5nm光刻制備技術,而大部分人都以為這標誌著中科院突破到了最先進的5nm極紫外光刻技術。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據後來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劉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科院研究的5nm光刻制備技術針對的是光掩膜的生產,而不是光刻機用到的極紫外光。也就是說,中科院發表論文不等同於國產光刻機技術達到了5nm水平。
對此,很多國人都在想,難道國產5nm光刻技術不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國產5nm確實還遙遙無期。此外,中科院緊急辟謠:5nm光刻技術根本不現實,國產水平只有180nm!
從5nm壹下子掉到180nm,這個落差讓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需要知道的是,180nm才是國產光刻機技術的真實水平,就算不願意承認,也必須得面對。如果連自身的不足之處都無法面對,那麽何談攻克技術難題?何談突破?
毫無疑問,180nm還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這也是國產芯片遲遲無法崛起的主要原因。光刻技術作為光刻機的核心動力,我們國內肯定不會輕易放棄,現在是180nm不代表以後也是180nm,現在無法突破到5nm也不代表以後突破不了!
所以說,我們應該對國產技術和半導體芯片充滿信心,只有相信自己,才能不斷地自我突破。而且最近壹段時間,國內傳來了很多好消息,光刻技術也不急於壹時。
舉個簡單的例子,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正在轉型為IDM模式的企業,不僅要掌握芯片設計技術,還準備進軍芯片制造市場,成為像三星那樣的巨頭。此外,華為也宣布了全面布局光刻機的決定,有了它的加入,國產光刻技術將迎來更大的希望!
壹項技術就算再難也有壹定的限度,但是科研人員的智慧是無限的,所以在國內這麽多科研工作者的***同努力下,再難的技術都會被攻克,光刻和光刻機也不例外。相信以後國內壹定能實現技術崛起的目標,取得領先的地位!
對此,妳們怎麽看呢?歡迎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