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藥學家。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莫言: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壹起。
以下都是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的人,除屠嗷嗷、莫言是中國國籍,其他都是外籍華人,(賽珍珠是美國人,不包括在內)。這些外籍華人就不做壹壹價紹了。
資料擴展:
屠呦呦,中***黨員,藥學家。
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壹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壹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壹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莫言,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蔔》而壹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莫言因壹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