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的程序員不常加班嗎?為什麽?
由於當時入行不到兩年,非常不理解,還去找項目負責人說到這個事情,最後這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其實這也反映了中國和美國上的差異,在國內做程序員拿的工資比普通的工種還是要多很多,但在美國這種差異不是很大,主要是各行業整體來講已經比較成熟,即使環衛工作也算正式的工作,各種保險也是正常給上著,整體來講不同職業的收入差異不像國內的那麽大,在歐美正式的工作加班就需要支付加班費,壹般情況下不提倡通過加班來完成任務。
就本質而言中國的軟件行業相比歐美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在迎頭趕上的階段加班加點也算是正常事件,再加上國內互聯網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也是難得在互聯網領域趕超歐美的壹個好機會,又把程序員加班的氣氛帶動了壹番。
為什麽歐美程序員加班比國內程序員少壹些?
1.相比來講歐美的產業更加成熟壹些,加班基本上都會配套加班費,在這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技術工種和別的工種的工資差異也不是那麽大,所以在歐美找壹個正式的工作難度要遠高於國內,所以從公司角度效率主要在上班時間提升,加班基本意味著加班費,需要領導審批,不提倡加班。
2.國外程序員的比例不像國內這麽失衡,需求量不是那麽迫切,供需關系沒有那麽緊張,而且大部分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支出費用比正常上班的工資要高,即使加班風氣很濃的日本,都開始對加班說不了。國內軟件行業相比發達國家在積累方面差距還很大,正是需要迎頭趕上的時期,加班加點也屬於正常現象。
行業成熟了,供需關系平衡了,有底子了加班現象自然就會減少。
去年上半年,壹位同事去了德國,仍然是從事程序員的工作,然後給我們講述了他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羨慕不已。
他們壹家三口過去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三四年級,去了德國壹個不是很有名的城市,據說華人非常的少。工資在5千歐的樣子(估計也是剛過去的原因),不過還要交各類保險,稅後多少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楚。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位同事去了沒多久,媳婦兒就懷了二胎了,於是震撼的消息來了,他現在可以壹周只去單位兩天,而且工資不變,其余時間可以照顧媳婦兒,直到孩子出生或到壹定的年齡(有點兒像我們的陪產假,不過人家的陪產假非常長)。大兒子上學自己只需要繳納壹點點錢,據他說等老二出生之後,不僅沒什麽開銷,而且每月還有幾百歐的補助。
那麽歐美程序員真的不用加班麽?且聽我下面的分析:
最近新東方年會的壹個節目火了,歌詞用到程序員身上,也是恰到好處。
“幹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幹不過寫PPT的”
“只會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領導隨口壹說,立刻討好跟著,項目馬上啟動不計後果”
說的太好了,我都不禁起立鼓掌了。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妳的關註。
相比於國內動則 996,227 的超強度工作,歐美的程序員是沒有這麽誇張的。但不代表歐美程序員就不加班。
本人工作隸屬壹世界五百強外企,剛剛帶隊完成了壹個大型的IT系統上線項目。涉及到近百人的項目團隊,其中大部分程序員、業務分析師都是老外,有幾個外部關聯的系統是從美國購買的,所有的程序員都是美國人。
我在中國,所以和美國東部有十二小時的時差,這時候無論中國或者美國的項目團隊,都得加班,否則時間上湊不到壹塊兒。
要麽美國人早上5-6點就到公司上班,要麽中國人晚上6-7點繼續加班,或者反過來。當然,美國人是不怕起得早的,很多人為了早下班,寧可早上5-6點就到公司上班了,這樣可以下午4點多就下班回家接孩子或者happy,這點跟中國人相反,中國人很少願意早上5-6點就來公司上班。
就算是這樣,我們在項目非常緊張的時候,也給美國的供應商下了死命令,就是中國人在做系統切換的期間(壹周),美國人方面的程序員必須按照 中國的工作時間 同步,也就是他們晚上9點到早上9點之間必須隨時待命,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加班。
美國人也沒說啥啊,錢給到位了,還是乖乖的加班了啊。
歐美的程序員,能吃苦的還是很能吃苦的,但是混子也多,壹個電話就能分辨出來,對於那些壹上來就推三阻四各種繞的程序員,我通常做法就是 壹次容忍、二次警告、三次請妳走人 。
畢竟上百人的大項目,我沒這個時間和義務來教育妳如何做好妳的工作。
當然,歐美畢竟還是要輕松壹些,很多人給妳加班壹周之後把任務完成了,是說什麽都要去休假的,只是這時候如果妳還非要在他休假的時候去騷擾他,他也會毫不客氣的拒絕甚至立刻投訴的。
只能說,歐美人相對守規則壹些,把私人時間看得更重要壹些,但不代表他們完全拒絕加班,或者說不願意加班。
希望我們國內的公司,也能多壹些這樣的契約精神,不要天天搞什麽“狼性文化”,把員工都榨幹了,最後也不過是涸澤而漁罷了!
國內It最大的問題是許多公司的it從業者素質不高:領導自己對問題都沒徹底清楚。提需求的人沒有成本,無止境地提不靠譜的需求。碼農自己開發時也圖快,代碼極粗糙,連自己都覺得寫的是shi,同時也提高了系統的風險(不少跨專業報名培訓學校,培訓幾個月直接上崗,別指望他們懂更多)總之就是,leader很忙,產品很忙,碼農很忙,測試很忙,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
我在美國做程序員第二個年頭了。在剛畢業那會,我會說,放屁!誰說美國程序員不加班,有deadline或出bug的時候都壹樣都會加班。
但是後來…好吧,我發現我錯了。在我了解了996之後,好吧,我覺得美國那不叫加班
推薦妳看浪潮之巔這本書,就講了上世界美國it行業的發展。
怎麽說呢,歐美的程序員肯定還是會加班的,只不過不像中國企業這麽嚴重,這麽普遍。
首先明確壹點,歐美IT企業加班少,並不是不需要加班。歐美IT企業加班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為啥程序員還是加班少呢。
第壹個 原因就是工會
其實中國和美國法律都壹樣,都是規定每天8小時工作制。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資。
但是美國之所以企業不敢越雷池,主要是有壹個逆天的工會存在。美國工會強大到誰都敢懟,美國就發生過警察工會發動警察罷工的事情。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會政府都敢對著幹,還怕妳個小小的IT企業?
所以,如果壹旦加班弄到員工都不滿意,工會真心能讓妳吃不了兜著走。讓妳再也招不到人都不是問題。
第二 就是美國程序員工資高
如果企業實在忙,要求員工加班,那就必須付高額的加班費。這個實在是肉疼啊,壹般來說企業是承受不了的。
那企業不給行不行?恐怕法院會讓妳長記性,美國加州某個企業曾經就因為加班,被法院判賠償了1.7億美元。這麽壹來,誰敢不給加班費。
有的人問了,妳不是前面說美國IT企業加班需求也是很大的,那怎麽辦。
是的,任何壹個IT企業都有大量的加班需求,但歐美企業又不能強迫員工加班,於是他們想出了幾個辦法。
壹 勾引員工自願加班
別笑,這是真的,妳現在如果去美國矽谷,壹定能看到很多程序員在加班,但是基本上都是自願。
我不是在胡說八道,歐美IT企業勾引程序員加班有很多詔
彈性上班時間
早上不要求妳按時到,妳自己自由安排上班時間,不知不覺就加了幾個小時班。這是很有效的勾引程序員加班的手段。
用辦公環境來勾引
我們來看壹下:
微軟的辦公環境
谷歌的辦公環境
休息倉
妳們以為企業給程序員弄這麽好的辦公環境是為啥?谷歌甚至還給提供免費理發!這個不是企業錢多燒的,只有壹個目的,勾引妳加班。
我覺得在這種環境下,員工不自覺的就自願加了好多班。
第二 外包
如果勾引來勾引去,程序員還是不來加班呢?或者小企業,根本沒有谷歌微軟這麽好的環境,怎麽辦呢?
這種情況下,美國IT企業會把做不完的活外包給程序員工資相對低的地區,那就是中國和印度了。
中國和印度,法律對加班管的不嚴,程序員工資低,於是美國很多公司都喜歡把活交給中國和印度來幹。
我們中國企業就比較慘了,沒辦法再外包了,非洲,中東這些地區根本就沒有多少IT人才。只能自己幹了,反正象征性的給點加班費就行了,成本也不高。
美歐的程序員不常加班嗎?為什麽?個人認為這是環境決定的,現今國內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加班加點幹事情,看看有多少民營私營企業有周六的,每天能夠準時下班的就明白了。良心點兒的企業還給妳算加班,有些企業就明確說壹周只休息壹天,想幹就幹不想幹雙方不再見。
而國內程序員這個職業加班更甚。絕大部分的軟件、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民營私營公司,而且又得趕工期、節約成本,那就只有逼著程序員加班了。雖然看起來名為高工資,可實際上算下來單位時間的工資並不壹定比早九晚五的企業高多少。每天10幾個小時,有時周六周日都在加班,這種還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確說明,我們給的工資較高,沒有加班費甚至也沒有換休,幹就幹不幹拉倒。
而這壹切也源於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造成,還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是否執行到位,是否有人來監督,是否有地方去申訴。另外整體收入較低的情況下,大部分程序員為了那份收入與那個職位,也就默認被壓榨而不出聲。妳出聲可以,那就另謀高就吧。特別是現在程序員供過於求,更是很多企業毫無顧忌這樣搞。企業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加班是壹種很常用的手段,而且還不用付出什麽成本。
在歐美,市場及管理相對較成熟,程序員與其它行業壹樣就是個普通的職位。在整體大環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監督有投訴地方,自己不願意加班那就不能被逼加班,否則可能被投訴被訴訟,企業會吃虧。所以在做項目計劃時,壹般會按照正常工作時間進行詳細預算計劃工作量,如果真正完不成還有可能進行協商,重新預算工作量。不像我們很多企業,有時連周六周日都有可能給妳計劃上工作量,完不成?要麽說妳能力不行走人,要麽自己往死裏加班都要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為了達到客戶期望壹定要保證交貨期。
企業說,不願加班?那就到歐美去吧。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註東風高揚。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國內壹線外企的工作狀態,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壹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為導向的,形式化的東西非常少,硬性的規定非常少,從教育上,歐美國家就主張創造性和自主性,更加主張思維獨立和創造性思維。所以在壹些矽谷的大企業中,壹個普通員工也可以提出壹個想法,而壹旦被采納,這個項目就可以推進執行。妳會發現他們的溝通效率很高,工作效率很高,信息流通性很好,而且員工所在的環境十分自由,可以以自己最舒適的狀態工作。這其實就是 以做事為目的,以效率為導向。
而中國的本土企業習慣了所謂的“管理”,從教育上培養的是應試教育,從小教導要聽大人話,要聽老師話,要聽領導話。卻很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質疑,限制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等進入了企業以後,官僚氣息嚴重,形式主義嚴重,基層員工完全沒有話語權,埋頭苦幹受累背鍋,領導壹句話沒活兒也得加班。
然後就是找壹群留學海外,有想法的人,帶著壹群本土畢業沒想法的人做事,其實大家都很難受。
第二方面,即便有些時候工作真的做不完,妳想加班,在外企也不壹定加的成。加班需要申請,因為超過上班時間公司需要嚴格按照加班標準支付薪酬,而壹般在國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費非常高。
所以除非十萬火急,國外大部分企業是不可能讓員工加班的,各種法律條文保護勞動者不是開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鐘告到妳哭。
第三方面,有很多西方人,即便妳給他高額的加班費他也不想加班。很多人說中國是最勤勞的民族不是開玩笑的,我們接受著勤勞致富的教育,也確實做著勤勞致富的事情。國內互聯網行業所謂的高工資都是以瘋狂加班為代價的,就這還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入這個行業,估計在西方人眼中很難理解。
外國人大部分沒那麽勤勞,喜歡享受時光,這跟發達國家本身富裕是分不開的,他們的生存壓力沒那麽大,不太用擔心沒飯吃,所以窮人很多都不願意為了錢而賣命,更別提有知識有學歷的高級人才了。
動輒好幾周去海島度個假的國家人民,怎麽能理解我過有年假都沒法放的痛苦。
美歐不光程序員不經常加班,從管理到基層員工也都不經常加班,因為第壹,人工昂貴;第二,勞動法嚴格,加班要付昂貴的加班工資,不付被舉報的話企業要被巨額罰款,所以企業方方面面都高效做事。壹個產品,從設計方案開始就講究個環節的完善,實際開始制作的時候各部門要高度同步與協調。各項工作的計劃都是提前壹年來安排時間表(這也是生產環節外發海外逼出來的傳統),很少有像我們這裏8月開的大會7月才開始各類訂制與協調,各項制度不完善,高管大會摔話筒的事發生。領導也不會今天臨時腦袋壹拍在產品裏加個功能,明天再取消另壹個功能,然後讓員工日趕夜趕。西方的工作看起來節奏很慢,但是實際效率很高;我們的生活工作看起來節奏快,從領導到員工都很勤奮,但是實際效率很低,壹個環節可能重復做五六次。其實西方各大公司的操作才是“計劃經濟”,我們的是“野蠻的橫沖直撞經濟”。這跟整個民族的文化氣氛與勞動力訓練方式有關,也就是教育有關。東西方教育的差距,不僅僅是 科技 成果的差距,還是教育的另壹個成果,勞動力素質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