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無繩電話?
近年來,無繩電話已發展為有較大發射功率的中繼臺進行轉發,移動機可在幾千米以至更遠範圍內收發電話。
無繩電話是由固定機和移動機之間的近距離無線電收發訊號來構通音的,壹般采用晶體控制的窄帶調頻方式工作。固定機的發射頻率為40.0兆赫,接收頻率為49.5兆赫至50.5兆赫;移動機的收、發頻率與此機反。當固定機收到市內電話線路傳來的話音後,就由機內的發射機發射到移動機的接收部分,最後由移動機的揚聲器傳出。移動機的回話同樣是由移動機的話筒傳入後,經機器的無線發射被固定機接收,再經市話局線路傳到對方。
這種無繩電話輕便、靈活,作流動通訊十分方便,甚至可與世界上任何地方通話。
1875年,28歲的貝爾在研制出第壹部電話機的那天晚上,曾懷著激動的心情給他的媽媽寫信:“今天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日子,我們的理想終於實現了!我覺得,就像把自來水和煤氣送到各家各戶壹樣,把電話安裝到用戶那裏的日子就要來到,朋友們不用離開家就可以相互交談啦!”
1878年3月25日,這位電話發明家又作了這樣的預言“可以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連到私人住宅、鄉村、船舶和工廠等;也可以設立中心電話局,通過主幹電纜線把各支線連接起來。這樣,根據需要,城市中的任何兩個地方就都能直接通話。這個方案即使目前難以實現,但我確信,這將是公眾采用電話通信的發展方向。我還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電話線還可接通各國電話公司的總部,甚至世界各地的每個人都能與別的地方的人直接通話。”
貝爾的這番預言,當時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雖然振奮人心,卻遠不是事實。
確實,100多年前電話還剛剛問世,更早壹些時候世界上根本沒有電話,幾百、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更是萬萬不會想到,說話的聲音可以通過壹根細細的導線傳到幾百、幾千千米以外的地方。
但是,現在這壹切都已經變成了現實。電話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倫敦國際通信學會的壹份報告說,1990年僅國際電話的通話量就達5億小時,國內電話、市內電話的通話量更是驚人;在目前全世界的通信總容量裏,電話通信量要占90%以上。
在信息等於金錢、時間等於效益的發達國家裏,電話的普及率往往超過80%;在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電話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千家萬戶。
不妨以壹個小小的香港為例,這個地區早在1986年就擁有225萬部電話,平均每5個人有2部電話機,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電話。香港的電話通信迅速準確,連接五大洲,可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首都、經濟中心直接通話,對繁榮香港經濟起了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來,電話技術更是日新月異,突飛猛進。電話種類之多,技術更新之快,應用範圍之廣,真令人瞠目。1988年全世界已有4.77億條電話主機線,電話通信網四通八達,遍布全球。從總統、部長、將軍到普通老百姓,從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到工人、農民,幾乎人人都在享受著電話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實惠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