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style的裁員案例
2012年12月,諾基亞公司確認,將其位於芬蘭埃斯波(Espoo)的總部大樓以1.7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芬蘭當地公司Exilion。在出售總部大樓後,諾基亞將回租該大樓以降低成本。其CFO對此的解釋是,“擁有地產權不是諾基亞的核心業務,當有好的機會時,我們非常願意轉讓這部分資產。”
無獨有偶,此前,諾西也宣布,將把光纖網絡業務部門出售給美國投資公司Marlin EquityPartners,涉及全球1100名員工,員工在德國、西班牙和中國。
其實早在2011年,身陷財務困境的諾基亞,實施壹系列剝離非核心業務的措施,包括出售奢侈品手機業務Vertu、跨平臺開發軟件Qt業務等。
據諾基亞10月公布的財報顯示,2012第三季度銷售收入為7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萎縮了近20%,第三季度凈虧損近10億歐元,已經連續第六個季度虧損。 2012年12月,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後,谷歌在全球和中國對摩托羅拉實施的只有裁員、關停全球各地研發中心,
谷歌接手後,立刻在全球裁員4000人,約占其職員總數的20%,並關閉全球94個分支部門中的1/3。同時,谷歌還重組了摩托羅拉移動的管理層,撤掉了40%的副總裁。
谷歌又讓摩托羅拉移動公司於2013年2月退出韓國市場,裁減其韓國分公司大部分員工,僅留用其中部分研發人員,留用人員約占員工總數的(600名)10%。報稱,韓國是摩托羅拉移動公司建立研發和設計中心的少數國家之壹,但2011韓國分公司未出品任何新產品,經營陷入困境,最終宣布退出韓國市場。
北京時間2012年12月11日,谷歌又將僅剩的天津和巴西兩大工廠出售給偉創力,僅天津工廠就有7000多人易主,人們不知道谷歌到底要把摩托羅拉移動裁向何方。 繼2011財年虧損7722億日元之後,2012財年預計虧損7650億日元。松下連續兩年巨虧超過7000億日元,在日本制造業歷史上實屬罕見,同時創下公司史上次高水平。
松下公司計劃2013年3月之前再裁員1萬人左右,本次裁員也將涉及松下在華業務。
作為日本雇員最多的公司,擁有33萬多員工的松下2012年5月曾宣布裁員10%,約3.6萬人,公司希望通過削減成本改善業績。 LG手機業務在中國開始裁員了。從2012年11月開始,LG手機業務在全國的26個辦事處已陸續有員工接到裁員通知,裁員主要涉及銷售以及管理部門。
實際上,從2011年9月開始,LG就已開始實施“減並”策略。當時,LG將北京手機研發部門與其位於青島、煙臺的手機生產工廠合並,原有的北京手機研發部門取消,該部門合同到期的員工先後收到了“不再續約”的通知。
與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移動不同,LG此次裁員較為“低調”。
到目前為止,LG尚未對外宣布裁員計劃,僅表示這是“組織結構優化”,為的是提升運營效率並增強競爭優勢。
LG方面表示,此次調整將包括渠道模式優化及全球市場明星機型的本地化等,“不可避免地帶來部分人力資源的變動,具體執行的措施、細節及解決方案尚未最終出臺,會在確認後的第壹時間對外公開。”
據了解,LG在中國擁有12家工廠,員工總數超過30000人。 2012年11月28日,寶潔大中華區銷售總裁翟峰離職,對此,寶潔方面解釋為“個人原因,與全球裁員無關”。而寶潔大中華區總裁施文聖回應全球裁員8000人、管培生流失率增高傳言時表示:全球裁員計劃是寶潔全球生產效率方案的壹部分,並不會影響到中國市場。施文聖強調2012年寶潔新雇員的保留率高達95%,卻回避了寶潔中層流失率增高的問題。
公布的寶潔2012年~2013年第壹季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207.4億美元,同比下降3.7%。各個板塊中,由OLAY玉蘭油及SK-II兩大品牌領銜的美容化妝品業務跌幅最大,凈銷售額較去年同期53.15億美元銳減3.75億美元,跌至49.4億美元;洗漱類和健康護理類產品的凈銷售額也分別出現了7.4%和3.5%的下滑。
業內人士分析,正是因為業績衰退,寶潔才裁減2%~4%的非制造業部門員工。而寶潔公司也就此表態,裁員計劃和股票回購計劃是改善企業結構和削減成本計劃的壹部分。 全球最大化妝品直銷商雅芳公司稱,將在全球範圍裁員約1500人,並退出韓國和越南市場。這壹舉措是上個月雅芳公司宣布扭虧調整計劃的壹部分。
雅芳公司問題叠出,2012年三季度利潤大幅下滑81%,跌幅遠超出市場預期。雅芳表示該公司各項業務銷售均較為疲弱,未來幾年計劃削減上億美元開支。雅芳預計此輪重組將支付大約8000萬-9000萬美元稅前花銷,其中有500萬-600萬美元將被記入2012年四季度財報。公司預計此輪調整完成後,將節省占總目標20%的成本開支。雅芳還稱可能采取更進壹步措施削減開支。 對於外界盛傳的裁員消息,沃爾瑪中國2012年11月6日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稱,對采購團隊的調整並非裁員,而是優化。此前沃爾瑪中國區CEO高福瀾曾表示,未來3年將在華開100家門店。開店放緩意在註重門店質量而非數量。但在供應商看來,沃爾瑪的采購架構合理,退貨率也很低,此番調整讓人看不懂。
沃爾瑪中國方面表示,優化後的采購辦公室縮減為8個,分別位於北京、上海、武漢、深圳、成都、廈門、大連和昆明。同時采購團隊的優化不會影響到企業繼續從本土供應商購買本地商品。不過,聲明中並未對“優化”這壹策略透露更多細節。 早在2011年11月份,匯豐在香港開始首輪裁員,規模達500人。“雖然香港的成本效益低於集團環球市場的平均數50%,但仍有空間除去官僚架構。而且這些受影響的部門在集團營業收入中占比靠後,甚至還出現虧損。”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東勝說。
2012年1月及3月,匯豐再次裁減1000名及150名員工。
2012年10月8日,匯豐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裁掉了壹批投行部門的中層員工。這是匯豐在香港啟動的第四輪裁員潮,但匯豐並未公布此次裁員的具體人數。匯豐於2011年公布將在全球裁員3萬人,從而節省35億美元的成本。匯豐總裁歐智華在2012年中報發布會上表示,從其時起至2013年,匯豐還將繼續裁員2.5萬人。 花旗表示,在零售銀行部門將裁員6200人,投資與公司銀行部門裁員約1900人,職位為業務與技術人員;此外,計劃關閉84家分行,其中壹半以上在美國。但花旗集團CEO考伯特強調,花旗專註於消費者及資本市場銀行的戰略不會改變。
花旗在香港2013年將會關閉7家分行,占2012年其在港分行數目的15%,占此次計劃關閉分行數的10%左右。但花旗中國聲明並未明確表示此次裁員會否波及內地市場。 美國銀行正加快推進全面削減成本的計劃,打算在2012年底前裁員16000人。此舉將使美國銀行提前壹年完成“新美國銀行計劃”中裁員3萬人的目標。
裁員之後,美國銀行的雇員數將從2011年的27.54萬減少到26萬,為2008年以來最少。而下半年的裁員計劃,也只是其整體調整計劃的壹部分。後者旨在使美國銀行承擔更低的風險,產生更高的收益,以及利用從美林取得的投行業務成為全球重要的交易機構之壹。 瑞士銀行計劃削減最多15項業務並在投資銀行部門裁減三分之壹或更多的工作崗位,這是該行為使業務恢復穩健運營而采取的部分舉措。
瑞士銀行董事會將於周壹召開會議研究這項計劃,這將使瑞士銀行未來三至五年有大約10,000名員工被遣散。被裁減的崗位大部分屬於瑞士銀行投行部門,截至2012年6月份,該部門***有員工16,432人。
根據該計劃,瑞士銀行投行部門的最高管理層將出現較大的人事變動。投行部門現任聯席主管Carsten Kengeter將負責管理即將被撤銷的業務。在即將被裁撤的業務中,交易業務、特別是固定收益業務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