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功甫帖的真偽之爭

功甫帖的真偽之爭

上海藏家劉益謙2013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耗資822.9萬美元(約5037萬元人民幣)購回蘇軾《功甫帖》。2013年12月,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專家公布蘇軾書法《功甫帖》系“偽本”。

劉益謙稱,在競拍該作品之前曾請專家做過鑒定,並無真偽之疑,稱蘇富比將成立特別小組,邀請全球博物館的專家對《功甫帖》的真偽進行研究討論。他質疑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的研究方式,呼籲三位專家的研究文章盡快面世,以解困惑。

賣方蘇富比方面也發表聲明,堅持《功甫帖》為宋代詩人蘇軾的作品,並稱“我方至今沒有接到近日媒體上所提到聲稱此件作品為偽作的所謂報告”。

2014年1月1日,單國霖、鐘銀蘭、淩利中三位研究館員署名的兩篇長達14000余字的研究文章正式在專業媒體《中國文物報·收藏鑒賞周刊》刊出,報告詳解為何5000萬藏品系偽作。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經過鑒定與考證,這件《功甫帖》是“雙鉤廓填”的偽本。“雙鉤廓填”又稱“雙鉤填墨”,在唐宋時主要用來保護原跡,臨摹學習,此法易於傳潘流行、到了刻帖成風的晚清,成了坊間作偽、制造書法贗品、欺世牟利的主要手段之壹。

2014年2月18日,蘇軾《功甫帖》現身北京。主辦方希望藉由當日公布的高清影像資料和技術鑒定結果,廓清此前“真假”爭論的迷霧。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三位研究員對利用“雙鉤廓填”之法制造贗品的畫史現象進行考證和研究,以晚清李佐賢(1807-1876)《書畫鑒影》中著錄的《蘇米翰劄合冊》中的蘇軾《劉錫敕》、《功甫帖》兩件偽本作為重點案例典型。

書寫

通過考證發現露面的《功甫帖》偽本鉤摹自晚清鮑漱芳(約1763-1807)輯刻的《安素軒石刻》,其制作時間,亦可定於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間。淩利中展示了《安素軒石刻》所收的蘇軾《功甫帖》拓本。對比可見,其書藝水平遠遠勝於蘇富比的《功甫帖》拍品。

單國霖在《蘇軾<功甫帖>辨析》中認為,《功甫帖》從字的形體上看,與蘇軾的書體相符,尤其接近於《北遊帖》,大部分筆法較為豐潤流暢,然而有些地方卻顯得別扭,他認為可能是摹寫所造成的失誤;對翁方綱題跋,單國霖從印鑒和書法兩方面入手,判斷亦為偽造。

印章

上博研究員指出了若幹《功甫帖》鉤摹作偽的旁證,《功甫帖》鉤摹本右下有“世家”壹印,翻刻自《安素軒石刻》所收的蘇軾《功甫帖》拓本。這本是壹枚騎縫章,應與邊封接連。

這件拍品是壹件立軸,在翁方綱的題跋之下,可見明代著名鑒藏家項元汴的鑒藏印。按照項元汴的收藏習慣,會在《功甫帖》上留印。這件拍品“蘇軾謹奉別功甫奉議”九字之下,留有六方朱印,色澤相同。跨越百年、經手《功甫帖》的幾位藏家使用的印泥是壹樣的,引起爭議。

鉤摹本中,除許漢卿鑒藏印為真外,其余明清題跋及鑒藏印皆偽,此屬坊間作偽者之慣用伎兩。且《功甫帖》鉤摹本也並非安岐舊藏的那件,更無李佐賢所言原為永惺家藏且刻入《詒晉齋摹古帖》之史實。

先例

鉤摹蘇東坡的書法早有先例,就在上博館藏藏品中,研究員找到了蘇軾《劉錫敕》偽本,作偽時間、作偽手法毫無二致。上博三位研究員經過考證,發現《劉錫敕》偽本鉤摹自乾隆十壹子成親王永惺(1752-1823)的《詒晉齋摹古帖》,其鉤摹制作時間為嘉慶十年(1805)至同治十年(1871)之間,並非“明人偽本”。經過研究,發現此偽本的鉤摹手法與《功甫帖》偽本如出壹轍。晚清文人王端履(1814年進士)在當時已有指出:“近來市賈所售墨跡,多從法帖中雙鉤。” 《功甫帖》真偽之爭還在繼續,2014年2月14日,劉益謙又特別向媒體發布聲明稱,他將2014年2月18日下午2時,在北京四季酒店,攜帶《功甫帖》與廣大媒體朋友見面。現場將以高倍掃描影像等現代科技手段對《功甫帖》進行全面“體檢”,同時也將公布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