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的妙用
我導讀
“八角”“大料”“大茴香”,這都是中藥八角茴香廣為人知的別稱,它既是家庭常用的調味品,又是壹味溫陽散寒的常用中藥。八角茴香始載於《本草品匯精要》,作調料,可祛腥解膩、增加香味,使烹飪的食物味道更加鮮美;作藥用,其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理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等證。下面我為大家具體介紹。
藥用八角茴香
《本草品匯精要》:“主壹切冷氣及諸疝痛。”《本草蒙筌》:“主腎勞疝氣,小腸吊氣攣疼,幹、濕腳氣,膀胱冷氣腫痛。”
八角茴香辛溫氣香,有散寒止痛之功,善於溫散中下二焦之寒邪,故常用於寒疝腹痛、腰膝冷痛等證。凡寒疝腹痛者,可與吳茱萸、荔枝核、橘核等配伍;若疝氣偏墜急痛者,可與胡椒、縮砂仁、肉桂同用;凡腰膝冷痛者,可單味應用,亦可與杜仲、狗脊等合用,以增補腎強腰之功。
八角茴香又能溫胃調中,理氣止痛,故常用於中寒嘔吐、飲食不消、脘腹脹痛等證。凡胃寒嘔吐者,可與生姜、丁香配伍,以增溫胃止嘔之力;凡食不消化者,可與炒枳殼、焦山楂並用,以增健胃消食之功;凡脘腹脹滿冷痛者,可與橘皮、白豆蔻同用。
來源 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水中略燙後幹燥或直接幹燥。
異名 大茴香、大料、大茴、紅八角、舶上茴香。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用於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
註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不宜用。
用法用量 煎湯,3~6g;或入丸、散。
食膳與實際應用
八角茴香以個大、色紅、油多、香濃者為佳。
八角茴香驗方
茴香姜茶
胃寒型呃逆
做法 大茴香30g,小茴香30g,生姜5片,煮水服用。
解析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打嗝是胃氣上逆了,常態下壹般認為當胃部受寒的時候以及胃有內熱的時候,這個方法就是針對胃寒型的,用大茴香、小茴香和生姜,煮水服用,分2 3次喝完。胃寒型該怎麽判斷呢?很簡單,胃寒所導致的打嗝,首先是有胃脘部的不舒服,經常會覺得捂壹捂胃中就感覺舒服壹些。如果是受涼的話就更難受,同時打嗝的聲音比較低沈,用溫熱的東西貼上去,打嗝就會好壹些。
我們來分析壹下這個方子,大茴香俗稱八角,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溫中健脾的作用。小茴香性溫,具有理氣和胃、散寒止痛的作用。生姜味辛,性溫,歸肺經、脾經、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作用,此處我們是利用生姜溫中止嘔的作用。把這三味藥食兩用的東西放在壹起來治療胃寒型的呃逆,就起到了溫中健脾、降逆止嘔的功效。
好書推薦
本書按2015版《中國藥典》排序,將其中618種中藥飲片進行了描述,包括:來源、用藥部位、性狀、性味、功能、用法。 每味中藥飲片用四句七言舊體詩的形式進行了高度概括,讀起來朗朗上口,有極強的韻律感。能夠幫助喜歡中醫藥的各界人士對中藥知識的快速記憶,經廣州中醫藥大學部分學生實踐,普遍認為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