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什麽是九二***識是誰提出的

什麽是九二***識是誰提出的

“九二***識”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壹個中國原則的***識。其核心意涵是大陸和臺灣同屬壹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

基本內容

海峽兩岸都堅持壹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壹。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壹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本此精神,對兩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

提出者:蘇起

蘇起,中國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1949年10月1日生於臺灣臺中市。

1971年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197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及蘇聯研究碩士學位。

政治主張

在任“陸委會”主委時曾為李登輝的“兩國論”辯護。2000年4月提出了“九二***識”的說法,認為“九二***識”就是“壹個中國,各自表述”;兩岸關系要想解凍、重歸正常化,最佳途徑還是回歸“九二***識”。

認為兩岸關系的目前的本質是有“臺獨”之實,無“臺獨”之名,在民進黨主政下,各項動作均朝“臺獨”推進,兩岸難和平***處。2003年9月7日提出“兩岸空中安全走廊”。

擴展資料

歷史背景

1987年底,長達三十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後,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隨之發展起來,同時也衍生出種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臺灣當局不得不調整“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系與協商的民間性中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出面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

為便於與海基會接觸、商談,中***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推動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並授權以堅持壹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商談中,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壹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海協的基本態度是,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應本著壹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

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壹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壹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協商。

1992年11月大陸的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壹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壹個中國原則”的***識。

在香港商談中,海協提出了5種文字表述,臺灣海基會也根據“國統會”的結論提出了5種文字表述,臺方雖然也同意兩岸公證書使用是中國內部的事務,雙方均應堅持壹個中國的原則,並表達了謀求國家統壹的願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兩會很難達成壹致。

在會談即將結束時,海基會代表又增提了3種表述方式,並拿出了他們的最後表述內容:“在海峽兩岸***同努力謀求國家統壹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壹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壹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惟鑒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加以妥善解決。”還建議“用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壹個中國原則”,海協代表表示這是此次商談的主要成果,等把海基會的建議與具體表述內容報告後再正式答復。

百度百科-九二***識

百度百科-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