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上》這部電影怎麽樣?
電影重點描述了三段愛情,三對“戀人”側重點各有不同,黃曉明與宋慧喬起點為壹見鐘情,講述的是離別;佟大為與章子怡起點是相濡以沫,講述的是聆聽;金城武與長澤雅美起點是青梅竹馬,側重思念。這三段故事角度不同、地點不同、層次不同,從而概括出亂世之中的浮華與陰暗,上海灘、臺灣、華北戰區具有壹定的代表性,完全的還原出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的中華大地的風雲突變,但從這壹點來看就非常了不起。吳宇森在電影中的敘述結構條理清晰、張弛有度,而且很有獨創性的采用了書信體的敘述結構來展開故事,通過戀人之間的書信、照片甚至音樂等載體而引出壹段段故事,平鋪中夾雜著倒敘回憶,且讓故事條理清晰。這樣的處理方式類似於美國電影《燃情歲月》和《硫磺島家書》,避免了因角色過多造成了混亂和流水賬敘述,而多條線索掌控起來難度也更大。但在這部電影導演卻將其整合的條理清晰,節奏方面張弛有度,在華語同類電影中,這樣的群戲和鮮明的敘事結構足見吳宇森的功力。而對於人物和情感的刻畫,向來是吳宇森的強項,效果自然不俗。?
?余下填補劇情便是大量的戰爭戲份,這壹點吳宇森在《風語者》和《赤壁》中暴露的毛病還是沒有改。依然是格局的問題,戰爭戲份固然火爆,場景考究,焰火效果等技術環節也做到了極致,但效果卻因局部出彩而忽略了整體。最簡單的便是交戰雙方的越軸表現,側拍、跟拍和迎面拍攝沒有控制好,倘若不是軍服區分,在火炮效果和濃煙之下,或許觀眾敵我難辨。且吳宇森在駕馭宏觀場面上依然沒有走出當年的街頭火並的影子,仍是局部出彩,在這壹方面,其實屬於華語片導演的通病。?
電影攝影華麗,服裝道具奢華,章子怡風塵中的清純,宋慧喬端莊中的孩子氣,以及長澤雅美驚鴻壹瞥的清純,加之三位型男各有特色,都融化在大氣美麗的鏡頭之中。電影的道具也極為考究,細節出彩,充滿了時代感。然而就是這樣壹個故事,說起來也有點悲涼,上部電影流程的敘述和出色的角色刻畫讓三對主人公顛沛流離的生活和亂世情緣已經深入人心,那麽到了下部,盡管還未曾相見,但史實不會改變。等待是壹生最初的承諾,但這個承諾最終會隨著那艘壹去不復返的太平輪,載著無限的惆悵而長眠海底,已然自顧自的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