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蒙恬
說起蒙恬,不是大家認識的那個手遊《王者榮耀》中的壹位戰士坦克型英雄角色。但是 歷史 上的蒙恬可不是這樣的,他可以說是壹個民族英雄,也可以說是悲劇人物。
蒙恬,生年不詳壹般的武將生年都不詳,卒於公元前210年。蒙氏,齊國蒙山人,現今山東臨沂市蒙陰縣人。秦國時期的名將,乃是秦國上卿蒙驁的孫子,內史蒙武的兒子,身份不可謂高貴了。
因為出身名門世家,所以啊,蒙恬從小胸懷大誌。在王賁的帶領下,率軍攻破齊國,然後因功被封為內史,相當於是現在的國務院院長,掌管京城的事務。除此之外還是北擊匈奴第二人,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壹帶),威震華夏,被譽為“中華第壹勇士”。中國西北開發的第壹人,監修萬裏長城、九州直道。甚至他還改良了毛筆,被譽為“筆祖”。
秦始皇的活著的時候還好,但是嬴政壹死中書令趙高、宰相李斯、秦二世胡亥發動的政變,導致蒙恬身亡,可嘆可惜。
蒙恬的早年經歷
蒙恬的老家是齊國蒙山的,據史料記載,這個蒙山的“蒙”,就是蒙恬的蒙姓來源。所以蒙恬的祖先是齊國人,後因戰亂,在戰國時,蒙恬的爺爺蒙驁投靠了秦昭王,然後老蒙的爺爺也是很牛逼,領兵攻打韓國、趙國。靠軍功累計到了上卿這個職位。然後老蒙的老爹,也是不壹般,曾與王翦聯手滅掉了楚國。小蒙恬就成長在這種家庭。就算在耳濡目染下,也該成才了,更何況蒙恬的天賦不是說著玩的。
自幼胸懷大誌,立誌於沖鋒陷陣,報效國家。小小的蒙恬天資聰慧,熟讀兵書,逐漸培養了較高的軍事素養。聽著好像和趙括的經歷壹樣壹樣的,但是下場卻不壹樣,這可能就是性格原因吧。
在六國存在時,蒙恬曾率領秦軍攻打齊國,攻破齊國國都,因功被封為內史。至此秦王掃六合,壹統天下。嬴政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攻打至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到陰山,設立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
然後,蒙恬還主持修建了西起隴西,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把原來的燕、趙、秦長城連為了壹體,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下進攻
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壹千八百裏,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嬴政對蒙恬特別的寵愛,愛屋及烏,遂命蒙恬的弟弟蒙毅擔任上卿。經常和嬴政坐壹輛車 ,就這壹點就看出了嬴政對蒙恬的寵愛。蒙毅法治嚴明,從不偏護權貴,滿朝文武,沒人敢說壹句話。有壹天,內侍趙高栽了個跟頭,蒙毅沒給他面子,直接就是壹個死刑,除去他的宦職,但卻被秦始皇給赦免了。從此時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趙高的心病。
公元前210年的冬天,秦始皇嬴政遊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秦始皇就信這個。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但是死訊被封鎖了。趙高得到消息,擔心扶蘇繼位,蒙恬繼續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詔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他又威逼利誘,迫使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詔。
遺詔說扶蘇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夠。於是剝奪其地位,然後賜死,順便還帶上了蒙恬,順便賜死了老蒙。
但是老蒙畢竟是高智商,覺得有點不對,請求復訴。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等人來解除蒙恬的兵權,囚禁蒙恬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於是造謠說蒙恬曾經說過妳的壞話,然後胡亥信了,於是囚禁並殺死了蒙毅。胡亥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要處死他,蒙恬其實要反也行,三十萬大軍在手,還有蒙氏的勢力。但是蒙恬沒有,為了成全忠義之名。蒙恬吞藥自殺。
壹代人傑,可惜可嘆!
回到軍營後就立刻剪了壹些兔子尾巴毛,插在竹簽上,試著用來寫字,於是初代毛筆出現了。
但事實上,出土的文物已證明,毛筆遠在蒙恬造筆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為毛筆制作工藝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沒。據說,蒙恬是在出產最好兔毫的趙國中山地區,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筆的。相傳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據說蒙恬的夫人蔔香蓮是善璉西堡人,也精通制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蒙恬與夫人將制筆技藝傳授給村民,當地筆工為了紀念他們,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繞村而過的小河易名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璉的別稱。
司馬遷:“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彊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為秦開地益眾,北靡匈奴,據河為塞,因山為固,建榆中。”
曹操:“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
蘇軾:“蒙恬將三十萬人,威振北方,扶蘇監其軍,而蒙毅侍帷幄為謀臣,雖有大奸賊,敢睥睨其間哉?不幸道病,禱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謀。”
司馬光:“秦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為之使,恬不仁不知矣。然恬明於為人臣之義,雖無罪見誅,能守死不貳,斯亦足稱也。”
附帶賈誼的《過秦論》(選段)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裏,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