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最近學校讓寫個關於陶瓷的論文大家來幫幫忙看看怎麽寫

最近學校讓寫個關於陶瓷的論文大家來幫幫忙看看怎麽寫

摘要:陶瓷與書法藝術雖是兩門獨立藝術,代寫論文但兩者自古以來就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兩者具有相通的藝術特征。現代條件下陶瓷與書法藝術亦交相輝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與其風格相協調的書法來加以裝飾,使陶瓷藝術獲得錦上添花的效果。雖然書法藝術在陶瓷中的運用僅處於輔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義不容忽視,值得從事陶瓷藝術的人們加以關註和應用。 關鍵詞:陶瓷,書法,藝術魅力 引言 陶瓷是泥與火的藝術,書法是筆含墨的藝術。藝術都是相通的,陶瓷與書法原本屬於獨立藝術,然而藝術間不乏契合。陶瓷同書法藝術的契合給欣賞者感覺無疑是錦上添花。對兩者成功的駕馭,在於對兩門藝術的解讀和深掘,而後達到綜合藝術的完美和統壹。 1陶瓷與書法的歷史淵源 中國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傳“神農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而漢字起源同樣是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與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陶器上面常見有作為記事的符號,似可視為漢字的濫觴。可見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從壹開始就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春秋戰國時期陶器上面多帶有篆書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為後人研究戰國文字和制陶業的寶貴資料。秦兵馬俑身上多刻印有工匠的姓名,如“鹹陽午”等,字體有的是篆書,有的則近似草隸。三國、兩晉時期是青瓷器普及和發展階段,同時也是陶瓷書法藝術進壹步提高與形成典範的過程。唐代楷書、章草、大草、行書等書寫體系逐漸完善,這壹時期由於飲茶之風盛行。書法裝飾便出現在茶壺、酒壇上,有楷、有草,均有大書法家張旭、懷素、顏、柳之風韻。多寫名人詩句或“酒”、“茶”文字,酣暢淋漓,圓潤遒勁,純真自然,配以不同的器物造型之上,極具古樸、簡約之美感。宋代書法是我國書法發展的壹次高峰,書法藝術方面趨於完善和社會文化素質的提高,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韻。陶瓷上的書法裝飾在這壹時期自然也就成為其明顯的特征,且和諧完美地融合在壹起,耀州窯用書法裝飾的酒具、茶具,其書法亦頗有“蘇、黃、米、蔡”之韻。以至元、明、清各代書法裝飾陶瓷也成為壹種獨特的藝術裝飾形式和藝術美感,這有其精神上的必然和諧。 2 0世紀6 0年代以後,隨著陶瓷藝術的豐富和發展,代寫畢業論文隨著人們對陶瓷藝術視野的擴展。陶瓷和書法的結合樣式也越來越多地出現,表現手法也越來越多樣化,藝術品位也越來越有所提高,書法也逐漸地成為陶瓷裝飾中所獨具魅力的種類。眾多陶瓷書法作品,或以筆寫,或以刀刻,或以釉上,或以釉下,各具風采盎然。近年來各地陶瓷藝術家利用各地不同的材質和工藝,創作出大量的優秀作品。如廣東佛山的現代陶藝、山東淄博的色釉刻瓷,江西景德鎮的陶瓷書法刻劃和堆字等。這些作品充分利用書法的形式美和陶瓷材質美在文化內涵和形式上的聯系,和諧而自然地結合起來,為陶瓷書法藝術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境界。 再從陶瓷發展的歷史來看,從原始陶器到彩陶、彩繪陶,再到後來陶與瓷的流脈和傳派,陶瓷藝術的奧秘既深藏在歷代傳承的手工模式之中,更神奇地深藏在從配料、拉壞、成形、裝飾到燒制的個體經驗之中。因此,陶瓷與書法壹樣,它的原則、法規、模式、風格、內涵也都受到整個中國文化內涵與形態的制約。 簡言之,我國自古以來陶瓷工藝與書法藝術的發生和發展,歷史悠久,關系密切,是當時文化、藝術及至政治、經濟狀況的具體反映。 2陶瓷與書法的藝術特征 陶瓷與書法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從其實質來講,有相通之處,代寫碩士論文兩者有著許多***同的文化內涵,有著和諧的審美情趣。 首先,兩者都是造型藝術。書法是以線條的流動來表現作者的情感心緒和品格修養。陶瓷造型通過各種線型和體面結合變化,空間的虛實、體量大小關系、輪廓的起伏等,構成陶瓷的造型美。 其次,從審美特征來看,兩者都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統壹、狀物與抒情相統壹的藝術。書法無色而具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來自自然形象而又遠離了自然形象。書寫者將自己的精神意蘊、生命情絲、審美趣味化為或縱或收、或枯或潤、或粗或細、或剛或柔的線條,並通過這些筆墨線條的枯潤、濃淡的個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審美經驗。漢代的楊雄在《法言》中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唐代孫過庭認為書法藝術可以看出書法藝術家的情感,即“達其情性,形其哀樂”。清代劉熙載更是壹語道明:“寫字者,寫誌也”、“書法,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如其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