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盟雲
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已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再通過對十四五規劃中數字化相關的任務進行梳理,可以發現,國家已明確將數字化作為推動經濟 社會 發展重要的戰略手段,這預示著國經濟即將進入數字驅動時代,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並駕齊驅成為生產要素之壹。
與此發展不匹配的是:大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數據的價值,但仍未采取有效保護數據安全的措施。
2021年6月11日,《數據安全法》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對外宣布由2021年9月正式實施。《數據安全法》的出臺,為數字化經濟的安全 健康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對企業數字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觀存在的問題
01| 雲普及,數據饑渴
雲存儲技術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數據存儲成本,讓企業從原來沒有能力存儲數據,壹下變成了數據饑渴,所有企業態度非常壹致: 不管有用沒用,先存起來 。部分行業的發展需求,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驅動創新,尤其是敏感數據,這讓數據的收集、存儲、使用、管理越來越暴露出風險。
02| 安全意識水平不夠
數據安全保護的困難主要是全 社會 的安全意識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對數據治理還沒有科學的認知;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保護的有效個人維權能力不足;數據安全的生態環境還沒有形成;數據安全的相關標準有待進壹步完善;數據安全監管的技術手段不足。
03| 數據保護成本高
大部分數據安全解決方案部署成本較高,很多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在業務沒有發展起來之前,通常是放任不管的態度。
04| 缺乏專業安全人才
很多企業在收集信息時不遺余力,在保護數據時卻無能為力,對於缺乏專業安全人才的企業來說,起步確實非常困難。
05| 方式不科學
壹些大型企業,壹定程度上存在著重建設輕運營、重技術輕應用、重硬件輕軟件、重短期輕長期等問題,影響了數字經濟的發展質量。以數據中心為例,其建設涉及能耗、用地、產業布局等多重因素,並非每個地方都適合建設,不合理地布局數據中心,必然導致資源浪費、產能過剩,不僅無法對發展質量帶來應有的提升,甚至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負擔。 (IT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由締盟雲出品的零信任網絡訪問產品:太極界,創新守護企業數據安全)
只靠處罰,隱患無窮,需從嚴從小抓起
《數據安全法》的出臺,規定了企業在數據安全上的義務,如果不具備相應的能力,那麽就會受到處罰,要麽限制妳處理數據,要麽就退出壹個行業。
但有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數字經濟時代,任何壹家企業都有可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展成壹家全球性跨國公司,並且很多國內企業在數據合規能力建設起來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數據(其涉及的用戶人數甚至比很多國家全國的人口都多)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企業不具備相應的數據保護能力,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僅要面臨巨額損失,還會給國家給 社會 帶來不可估計惡劣影響。
因此我認為企業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在不久的將來,應該像 汽車 保險中的交強險壹樣,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經營過程中必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