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鋼的主要作品
父親
此前,他只是安徽省電視臺的壹名普通編劇。這本小說的出版,受到全國青少年讀者的好評和歡迎。
1977年,小說被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改編成彩色動畫片在全國公映。這壹年,黃家佐的兒子出生,小石柱的大名“石成鋼”,也由此成為芮成鋼名字的來歷。也是在此後,黃家佐的職業生涯跨上了快車道。
1980年代,他編創了安徽電視臺第壹臺春節晚會,其作品《團圓》獲中央電視臺春節文藝節目展播壹等獎。嘗到甜頭後,他又專門從事傳記電視劇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集編劇、制片人於壹身,在大約10年時間裏創作和拍攝了《廖承誌在追憶著》《哦,王稼祥》《紅軍浪漫曲》《顧炎武》《林則徐》《陶行知》等電視劇。世紀交替之際,黃家佐把創作的目光投向青春喜劇。
2001年1月,由他擔任制片人的20集古裝青春偶像浪漫喜劇《上錯花轎嫁對郎》問世,成為安徽電視臺第壹部走向市場且盈利的長篇電視劇。時至今日,這部劇仍然是不少地方電視臺寒暑假時期的保留節目。
母親
芮成鋼母親芮淑敏是安徽省舞蹈家協會曾經的當家人,先後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舞蹈表演專業和安徽大學中文系,是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安徽省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她的代表作包括《春江花月夜》《江南春早》《花鼓燈》等節目的獨舞、領舞、群舞,也曾為電視劇《陶行知》《嫦娥奔月》編舞,擔任《’96今又重陽》《祖國萬歲》等多臺晚會的總導演、導演,被中國舞協授予“全國優秀舞蹈活動家”、“有突出貢獻的舞蹈家”等稱號。2010年12月,安徽省文聯官網發布了壹篇題為《陪胡誌明伯伯上黃山》的回憶性文章,芮淑敏為兩位作者之壹。
姐姐
芮成鋼還有壹位姐姐,叫黃燕寧。她曾是安徽電視臺的女主播,1995年,芮成鋼奪得合肥市文科高考狀元,新聞就是由她親自播報的。上世紀90年代,黃燕寧去了美國,她先是成為壹名高科技工程師,之後又進入餐飲業,和朋友合夥開了壹家火鍋店。 曾因早戀寫檢查
高中時期芮成鋼的父母找到姜守傳,說發現兒子有“早戀”跡象,希望老師出面阻止。於是,某個早晨,學校附近的路口,姜守傳“堵”到了剛剛和女同學碰過面的芮成鋼。嚴厲批評之後,他要求芮成鋼寫份檢查,拿回去讓父親簽字。
“女同學不是八中的,他倆是初中同學,也就是每天上學路上見個面。”姜守傳後來也想,是不是自己太嚴厲,破壞了壹樁“好事”。可放在當時,高考容不得半點分心,他和芮成鋼的父母也是不得已,演了壹出“雙簧”。
芮成鋼當然不會知情。他請姜守傳給他1個小時,跟女孩說清楚,結果不到40分鐘,他就回來了,這段青春期的小插曲也由此平息。也是這段經歷,讓姜守傳和芮成鋼的家人有了更多接觸。他感覺到,這是壹個重視子女教育,通情達理的家庭。芮成鋼能成長為央視壹位“風度翩翩”的國際化男主播,少不了家庭環境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