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復使用航天器什麽時候發射成功的?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9月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壹型可重復使用的試驗航天器。
試驗航天器將在軌運行壹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復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官方介紹,它是在長征二號捆綁運載火箭的基礎上,專為載人航天設計的。
擴展資料
可重復使用航天器得到各航空強國的重視:
五十多年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完成人類歷史上第壹次載人航天飛行,人類開始將探索的觸手伸向外太空領域,同步開啟了壹個載人航天全新的科研領域,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從載人航天飛行到國際空間站的建立,隨著各國航空強國對載人航天的深入探索,行動規模的擴大化、滯留時間大幅增加,高昂的發射成本成為制約載人航天任務大規模發展的主要阻礙因素。同時伴隨商業資本開始介入到載人航天領域,低成本運營成為航天器發展的壹個必然方向。
正是在這種需求背景下,可重復使用航天器(RLV)得到各航空強國的重視,並推出壹系列的產品,諸如美國的X-37B空天飛機、天龍座載人飛船以及俄羅斯的“PPTS”可重復使用載人飛船等知名產品。
中華網-中國在酒泉成功發射可重復使用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