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和港幣哪個比較值!!
1港元=0.8770人民幣
1人民幣=1.1402港元
從匯率可以看出,人民幣比港幣更值錢。
港元或稱港幣,是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其正式的ISO 4217簡稱為HKD(Hong Kong Dollar);標誌為HK$。
10元鈔票和各種硬幣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行,20元及以上港幣紙幣由中國銀行、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發行。現行流通的鈔票面額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硬幣面額為10元、5元、2元、1元、5毫、2毫和1毫。1元=10毫=100分。在香港,“毫”是“角”的意思。
香港金融管理局及中國銀行、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3家香港發鈔銀行於2018年7月24日公布,推出2018版港幣新鈔票系列。
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元就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持。
香港金融管理局連續四次出手捍衛掛鉤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令市場開始疑慮:這個自由的市場,會否重蹈1997年的覆轍,成為對沖基金爭相攻擊的標靶;有跡象顯示,這輪港元保衛戰或許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3]
首次出手幹預匯市:
香港金管局以美元兌港幣7.75:1的匯價拋售港幣購入美元,幹預規模約46.73億港元(約合6.03億美元),為2009年12月以來首次幹預市場。隨後,情況急轉直下,金管局於23日中午和下午兩度買入美元、沽售港元,金額分別達到39.14億港元和27.12億港元。24日,隨著港元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上限,金管局再次入市。上述四個交易日內,金管局***出售144億港元用以維穩。
就在10月15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公開表示,新興市場應該減少外匯市場幹預,允許貨幣升值。同時,伯南克還辯護稱,美聯儲政策並非造成資本湧入新興經濟體的原因,資本湧入新興市場的主因是發展中國家增速明顯快於發達國家。巧合的是,伯南克講話結束後5天,香港罕見地啟動匯率幹預。期間,港匯兩年遠期於22日創下了自3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前對沖基金經理BruceKrasting旋即撰文稱,伯南克15日強烈的暗示,將香港金管局推到了前臺。壹旦熱錢開始加碼押註港元升值,有著29年歷史的聯系匯率制度將走向破產。很明顯,伯南克主要針對的是人民幣,但外匯市場挑選上了其相關貨幣——港元。
虎視眈眈的“鯊魚”:
潛伏在資本市場的對沖基金們如同嗜血的鯊魚。
壹旦聯系匯率制松綁或被解除,那些押多港元的對沖基金將從中得利。而這當中,不乏比爾·阿克曼(BillAckman)這樣的國際炒家,他管理著大型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PershingSquareCapital).
據悉,阿克曼表示,他維持看漲港元的押註,只要香港允許港元升值,他將獲利。
彭博數據顯示,兩年期港元遠匯合約低於過去3年的平均水平,到2013年末,港元兌美元預計將報7.76,處於當前7.75~7.85波動區間內。阿克曼就公開呼籲買入港元認購期權,從而在港元升值或重新訂立聯系匯率制後獲利。
大量熱錢湧入:
此外,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熱錢已大批湧入香港,押註相關資產升值。而隨著熱錢的大量湧入,香港資本市場反應迅速。彭博數據顯示,恒生綜合指數創下自2011年9月以來新高,連續上漲11天也創下了自2005年7月以來的最長連漲紀錄。而自美聯儲9月13日宣布QE3以來,恒生指數的355家成分股中有314只出現上漲,其中恒生金融指數為四個行業指數中漲幅最大。
對於熱錢湧入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外的投資者認為,以歐洲為主的市場經濟狀況前景不好,相對而言,亞洲地區的資產應該是較好的標的。對於投資者來說,以內地為背景的中國香港市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所以熱錢湧入的頻率在不斷加大。此外,近期內地的經濟數據較好,市場對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抱有比較樂觀的態度,也是熱錢大量湧入香港的重要原因。短期內,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港股持續走高,熱錢流入使得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大幅增加,資金流向股市、樓市和匯市,必然推升這些市場的資產價格。”
對於未來香港金管局是否會繼續出手幹預匯市,“這還要看近期國外市場的經濟情況能否有所改善,以及各國央行會采取什麽動作。如果歐洲這些經濟體的情況依然無法好轉,那麽熱錢還有可能繼續流入新興經濟體。所以就情況來看,不排除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幹預匯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