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體楷書字帖推薦
歐體楷書字帖推薦有《九成宮醴泉銘》、《孔子廟堂碑》、《靈飛經》。
1、歐陽詢(歐體)《九成宮醴泉銘》。
此帖骨格大氣學習歐體的人其實是最多的,因為歐體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同時學習歐體見效相對較快,相對容易出“成果”。
在造型方面,《九成宮》有不少字明顯受到隸書的影響,如“亥”字,只是將隸書起筆的橫改成點,撇改成豎鉤。在用筆方面,以橫、豎代點也是保持了隸書的寫法。“首點”大都用橫,如“戶、充”等;寶蓋兒的左“點”則用短短的壹“豎”,如“官、帶(帶)”等;帶有豎彎鉤筆畫的字,其豎彎鉤則幾乎完全照搬隸書的特點,如“光、克、元、也”等。
2、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的楷書,結構比魏晉更為工整,初學者選擇他不僅可以學習到魏晉筆法,同時也可以學習到壹些比較嚴謹的結體。
《孔子廟堂碑》,有數種,以唐虞世南所書最有名,故單稱《孔子廟堂碑》或《夫子廟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書。為初唐碑刻中傑出之作,亦為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之虞書妙品。此碑是為記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三十三世孫孔德倫為褒聖侯及重修孔廟事而立。貞觀七年(633)刻成,無撰寫年月。
3、鐘紹京小楷《靈飛經》。
靈飛經是道教經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壹卷。《漢武內傳》謂此經用於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策眾靈、役使鬼神。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壹,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鐘紹京書,但啟功先生認為只是無名經生所書。鐘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
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鐘”,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百卷。《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