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 教師招聘,心理學和教育學考什麽
心理學部分五、選擇題:本題***13個小題;每小題2分;***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壹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有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23.下列選項中;哪項完整地表達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A.心理過程及其規律B.情緒人格及其規律C.生理現象及其規律D.心理現象及其規律24.心理現象的產生方式是()A.精神活動B.反射活動C.意識活動D.技能活動25.學生閱讀時常使用畫重點線的策略;這是利用了知覺的哪壹種基本特性?()A.選擇性B.理解性C.整體性D.恒常性26.壹個較長的學習內容;首尾部分記憶效果好;中間部分遺忘較多;這是受下列哪種選項因素的幹擾?A.消退和幹擾抑制B.倒攝和幹擾抑制C.前攝和消退抑制D.前攝和倒攝抑制27.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中;“強——平衡——不靈活”型與下列哪種氣質類型相對應?()A.多血質B.膽汁質C.粘液質D.抑郁質28.下列哪種選項屬於壹般能力的範疇?()A.記憶能力B.創造能力C.運動能力D.社交能力29.註意的兩種最基本的特性是()A.指向性與選擇性B.指向性與集中性C.指向性與分散性D.集中性與緊張性30.“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是受人的下列哪種情緒影響所致?()A.激情B.心境C.熱情D.應激31.教師在直觀教學時;應用“變式”方法的目的在於()A.激發興趣B.引起註意C.豐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32.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大多數人相壹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稱為()A.從眾B.依從C.服從D.遵從33.提出把人格特質分為***同特質與個人特質的心理學家是()A.卡特爾B.奧爾波特C.霍蘭德D.斯坦伯格34.加德納提出的智力理論是()A.智力二因素論B.智力結構論C.智力多元論D.智力三元論35.下列哪種方法屬於精神分析法?()A.系統脫敏法B.支持療法C.宣泄療法D.認知作業法六、填空題:本大題***5個小題;***10個空;每空1分;***1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36.思維的過程包括分析與綜合、、、系統化與具體化。37.人的情緒是以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緒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標是。38.平時人們所說的“壹心二用”是指註意品質的特性。其基本條件是;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中必須有壹種是的。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原型定向、、。40.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類由低到高的五種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七、簡答題:本大題***3個小題;每小題8分;***24分。41.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42.簡述助人行為的促進策略。43.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八、論述題:本題滿分15分。44.結合教育教學實際並運用有關動機理論;分析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答案教育學部分壹、選擇題1.C2.B3.B4.A5.D6.A7.A8.D9.D10.B11.D12.D13.B二、填空題14.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15.教會騎士16.學期(或學年)教學進度課時17.社會要求的道德規範學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礎)18.小組個人三、簡答題答案要點19.改變課程過於註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20.(1)確立班集體的奮鬥目標;(2)選擇和培養班幹部;(3)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4)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21.(1)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2)從學生實際出發的原則;(3)知行統壹的原則;(4)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6)依*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7)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8)教育影響的壹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四、論述題答案要點22.(1)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不能脫離知識的傳授和掌握憑空發展智力。(2)智力的發展是學生進壹步掌握知識的條件和工具;智力發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著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和速度。(3)知識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壹定成正比。我們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有計劃、有目的、自覺地發展學生智力。心理學部分五、選擇題23.D24.B25.A26.D27.C28.A29.B30.B31.D32.A33.B34.C35.C六、填空題36.比較抽象與概括 37.需要面部表情 38.分配自動化39.原型操作原型內化 40.尊重自我實現七、簡答題答案要點41.(1)能力與知識、技能的聯系:①知識、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礎;並推動能力的發展;②能力制約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影響知識、技能的學習進度。(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區別:①知識是認知經驗的概括;技能是活動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知識、技能的掌握並不必然導致能力的發展;知識、技能的掌握只有達到熟練程度;通過廣泛遷移;才能促進能力的發展。42.(1)增強責任明確性與人際相互作用;(2)提供親社會行為榜樣;(3)將助人行為歸因於利他動機;(4)運用社會影響策略;(5)進行助人行為的社會實踐。43.(1)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創造性動機;(2)培養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相結合的能力;(3)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4)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創造性人格。八、論述題答案要點44.(具體內容參見第七章第三節)(1)闡述學習動機理論。可以詳細闡述壹種學習動機理論;也可以簡述多種學習動機理論。(2)運用所闡述的理論提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