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航空館

北京航空館成立於1985年。該館的前身是在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結構陳列室和飛機庫。建館目的是擴充大學的教學實踐基地,同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向公眾普及航空航天科學知識,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以及對外進行展示和交流等。

北京航空館舊館占地面積7000平米,***分6個展區。主展區30余架各式各樣的實體飛機整齊的停放在停機坪上,部分戰機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極高文物價值。這些展覽從不同角度向人們揭示了人類早期的飛天夢想到今天沖出大氣層可歌可泣的艱難歷程。

航空航天博物館

航空航天博物館的新館建設,反映了學校學科優勢與特色文化,融教學、科研和科普教育在三位壹體的現代化、專業性展覽場館,是將北航建設成為先進文化示範區的重要平臺和文化傳播基地。 從參觀序列上,新館由航空科技、航天航空歷程再到航天科技,層層遞進與深入,既符合展示的邏輯序列,也更便於公眾的參觀體驗。在展示手法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將借鑒國內外航空航天博物館、科技館的展示形式,結合最新的展示手段,展區將有更多的創新展項,觀眾互動性更強,力爭打造具有國際水平、國內領先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10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展區面積達8300平方米,分為長空逐夢、銀鷹巡空、神舟問天、空天走廊4個展區。展品包含世界上僅存兩架的P-61夜間戰鬥機(外號“黑寡婦”)中的壹架、我國第架輕型旅客機“北京壹號”、世界上第壹種垂直短距離起落飛機--“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二戰名機波-2轟炸機等300多件國內外公認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結構機件、發動機、機載設備等珍貴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