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北方人民是如何反抗女真貴族侵略通統治的?
女真貴族的燒殺擄掠,在北方強制推行奴隸制等行徑,激起北方人民的武裝反抗。
河東地區的人民用紅巾作標誌,組織武裝,到處襲擊金軍。澤州(今山西晉城)和潞州(今山西長治)壹帶的忠義民軍,曾猛攻金軍大寨,金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幾乎被俘。女真貴族痛恨紅巾軍,逐捕最急,每每妄殺平民以泄憤,而紅巾軍卻愈益壯大。河北慶源府(今河北趙縣)五馬山(在今河北贊皇)上,有官員趙邦傑和馬擴領導壹支抗金隊伍,他們擁立自稱信王趙榛的人作號召,人數達十萬以上,各地的許多抗金武裝聞風響應。
河北西路招撫司都統制王彥,率軍渡河,攻占了新鄉縣城,後被金軍打敗,王彥率部轉移到***城(今河南輝縣)西山。他的部屬都在面部刺上“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以表示與金軍鬥爭到底的決心,這支軍隊從此便以“八字軍”著稱。
兩河忠義民兵紛紛接受王彥的領導,隊伍擴大到十萬以上,屢次打敗金軍。此外,如幽燕地區的劉立蕓、楊浩和智和禪師、劉裏忙等人也分別組織抗金隊伍。張榮領導的梁山泊水軍,陜西邵興(後改名邵隆)和邵翼組織的義兵,也都各自為戰,奮勇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