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壹吃餃子的由來是怎麽樣的?
大年初壹餃子要吃素餡兒的。
說法壹:大年初壹早上吃素餃子,等於這壹年都吃了素,這也象征著新的壹年裏生活素素靜凈,順順當當。
說法二:大年初壹早上吃素餃子,意思是“吃素食,不動葷”。不動葷就是不動怒,不動氣,所以吃了素餃子,是希望新的壹年裏少煩惱,少怒氣,清清靜靜,無憂無慮。
說法三:大年初壹早上吃素餃子,素即“肅”,肅靜之意,表示希望新的壹年裏家庭肅靜,少些爭吵,沒有煩人煩心的事情。
說法四:南方的壹些地方例如廣東,海南等大年初壹早上不流行吃餃子,但是吃的也是素食,除了有上面的意思之外,也有來年不殺生,祈福增壽,幹幹凈凈,平平安安的美好願望在裏頭。
大年初壹吃餃子的由來:
傳說東漢末,天災重重,許多人患上了“爛耳”。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長沙當官時,見瘟疫流行,便找了壹塊空地,在冬至的那壹天,搭起了壹只大鍋,給人舍藥治病,救了許多窮人。張仲景的藥名為“祛寒嬌耳湯”,做法是:將羊肉、辣椒和壹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裏燉,燉好後,撈出,剁碎,再用面皮做成耳朵狀的東西,下鍋煮開,分給病人吃。
有人把這種事叫做“嬌耳”。人吃了嬌耳,又喝了壹碗湯,便兩耳發熱,熱血沸騰,不久爛耳就好了。張仲景舍藥壹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壹,人們邊慶祝新年,邊慶祝爛耳朵的康復痊愈,就模仿“嬌耳”的樣子,做了過年的食物,在大年初壹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後來才稱其為“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