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氧氣不會流到太空裏去
妳好,氧氣是會流到太空裏面去的。只是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地球上的空氣不會全部都流到太空中去。流出去的空氣只有極少量。再者,離開地球是需要壹個逃逸速度的,空氣的流動遠遠達不到這個速度,所以會被地球引力吸附在地球表面,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為什麽氧氣不會流到太空裏去?而太空為什麽又是真空的呢?簡答第壹問,氧氣會流到太空,沒有什麽不可以的,地球表面大氣能夠保持是因為地球的萬有引力使得氣體分子不能逃逸。任何物質都不會憑空消失,如果消失也是在特定條件下遵循質能方程的物質與能量的轉化過程。
引用文獻答第二問:
(編者提示:人教版小學教材自然第12冊第16課 無限宇宙)
在廣闊的宇宙空間,除了各種星體之外,還有很多物質,我們所說的太空並非絕對真空。科學家們已經觀測到,在恒星之間存在著氣體、塵埃和雲等,這些物質統稱為星際物質。
星際物質的總質量約占銀河系總質量的10%,從數字上看並不小。但是,由於銀河系空間廣大,星際物質的密度特別小,平均為10-12克/厘米3,相當於每立方厘米有1個氫原子。這種密度是地球上實驗室遠未達到的高度真空,目前實驗室的最高真空度為10-12毫米水銀柱,相當於每立方厘米3.2萬個質點。星際物質的溫度相差很大,低溫的只有幾度,基至接近絕對零度;高的則可達到上千萬度。
星際物質在銀河系內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同區域的星際物質密度相差很大,星際氣體和塵埃聚集成密度超過每立方厘米10~103個質點時,就成為星際雲,雲間密度則低至每立方厘米0.1個質點。星際物質集中在銀道面旋臂中。
星際氣體包括氣態原子、分子、離子、電子等,星際氣體的元素豐度與宇宙豐度相似,氫最多,氦次之,其它元素很低。這與元素的起源和演化有關,也表明了宇宙物質的統壹性。
星際塵埃是直徑10-5~10-6厘米的固態質點,分散在星際氣體中。星際塵埃總質量約占星際物質總質量的10%。星際塵埃可能由水、氨、甲烷等冰狀物,二氧化矽、矽酸鎂、三氧化二鐵等礦物以及石墨晶粒等組成。星際塵埃散射星光,使星光減弱,這種現象叫星際消光。星際塵埃對星際分子的形成影響很大,它壹方面阻止星光紫外輻射不是星際分子離解,另壹方面又作為催化劑加速星際分子的形成。
可以通過對電磁波譜的測量來尋找星際物質。1904年首次發現星際離子,1930年觀測到遠方星光顏色變紅而證實了星際塵埃的存在,1977年觀測確認存在著105~107℃的高溫氣體。
根據現代恒星演化理論,星際物質聚集成早期的恒星,而恒星又通過爆發、拋射和流失的方式把物質送到星際空間。
摘自《生活萬象》
我向您推薦壹本書,霍金的《時間簡史》
海水為什麽不會流到外太空去?額 萬有引力啊
地球是球形,為什麽地球上的水不會流到太空裏呢?地心引力是壹方面,大氣壓是另壹方面,都僅限於地表的物質,但在地表物質看來,被禁錮在地表是不可抗拒的。
為什麽太空裏沒有氧氣?其實太空中是有氧的,恒星的核聚變能產生氧元素,恒星滅亡後氧被噴發到太空中。
希望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
為什麽去太空要戴氧氣罩?
氧氣面罩提供了壹個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氣從儲罐中轉入到人體肺部的方法。現代化的戰機,都擁有自動增壓座倉,使戰機在高空飛行時機倉內外壓力相同,同時,飛機在6000公尺以上飛行時,由於外間空氣開始稀薄,飛行員就須要配帶氧氣面罩.呼吸氧氣.。 這些氧氣都是存在機體內的氧氣瓶,飛機在起飛前,地勤人員除了替飛機加油掛彈外,同時也會將混合氧註入氧氣瓶內.。 座倉是密封的,否則在高空高速飛行時,輕微的座倉壓力變化都會危害到飛行員,同時戰機在高速飛行時(尤其是在作戰時),飛行員所承受的壓力和G力都很巨大,此時,除了壓力飛行服自動加壓保護飛行員外,供氧泵亦會自動加壓增加氧氣供應,因為此時飛行員的肺部受壓,呼吸會比較困難,這種自動系統可保障飛行員不會缺氧昏迷.。 由於座倉是根據飛行高度自動調整壓力,因此戰機飛到低空時,飛行員就可以選擇打開空氣交換裝置,讓機外空氣進入座倉,或者是繼續使用氧氣面罩.。 所以,現代超音速戰機的飛行員,氧氣面罩和壓力飛行服都是不能缺少的.。 戰機起飛時,飛行員都會首先使用氧氣面罩,不會選擇呼吸機外空氣,因為戰機在跑道上等候起飛時,都會噴出大量有毒廢氣,為免廢氣進入座倉引致中毒 航空氧氣面罩,所以飛行員都會關上空氣交換裝置,使用氧氣面罩呼吸。 作用 航空氧氣面罩是飛行員的主要個體防護裝具,是人機界面的關鍵交接點。它在實際飛行中使用頻率最高,靠近人體最近,其防護性能的好壞對保證飛行員高空飛行供氧救生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航空氧氣面罩為避免高空缺氧的威脅,保證飛行安全,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裝備現狀 近20年來,航空技術迅速發展,現代軍用飛機戰術性能不斷提高,進壹步促進了航空氧氣面罩的改進與發展。國外空軍飛行員的氧氣面罩幾經改型,多次更新換代,以使其適應高技術性能飛機配套使用要求。如美軍由服役20多年的MBU-5/P和MBU-12/P氧氣面罩發展到MBU-20/P和MBU-22/P氧氣面罩;原蘇聯已由KM-18發展到KM-36型氧氣面罩;英國和法國空軍也研制了高性能的Q/P和MP90型氧氣面罩。這些新型氧氣面罩的***同特點是:總體重量輕、呼吸氣阻力小、瞬間流量大、配掛機構合理、抗過載能力高、配戴舒適方便。並具有防核、防化、防生物戰侵襲和抗高速氣流吹襲綜合防護性能,以及正加壓抗過載和與通訊裝置兼容等特點。 中國空軍現有的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使用的氧氣面罩仍沿用60年代初仿蘇產品。現役氧氣面罩面型不符合我國飛行員的面型特點,工藝落後、性能不穩定,配戴舒適性差。現役面罩本身存在的問題,加上我軍飛機性能的不斷改進,如空中加油機的應用,續航時間延長,電子火控裝備的改進,使得對飛行員個體防護裝備的舒適性、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亟需加以改進。
希望能幫到妳,望采納,謝謝
為什麽太空沒有氧氣太空沒有氧氣,但是有氧氣分子。這是必然的~!因為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既然能存在地球,那太空壹定也具有。
但是氧氣分子要聚集到壹定濃度才能有空氣的性質,才能稱之為氧氣。
而聚集氧氣分子成為氧氣的必要條件是1,氧氣分子足夠多,2,氧氣分子受到引力。
地球的氧氣分子是從遠古開始積累起來的。自從地球上出現了藍細菌等低單細胞植物的時候,大海海水就開始溶解大量的氧氣,直到飽和,然後釋放到水表面的空氣中。就這樣,氧氣分子慢慢積累。
另外,要聚集氧氣必須得有引力。太空中氧氣分子因為沒有受到足夠大的引力,來讓它們聚集,所以太空中不可能有氧氣,或者空氣。但地球表面就具備這個條件。。。
被外星人吸完了啊。
因為太空是真空,就是什麽也沒有的意思。
顧沒有氧氣
太空為什麽沒有氧氣?太陽作為地球能量的來源,通過輻射,源源不斷地供養著地球的無數生命,說是大家的爸爸也不過分了,不過大家都知道,宇宙是真空的,沒有任何氣體,那為啥太陽能壹直在宇宙中熊熊燃燒呢?
宇宙中雖然沒有氧氣,但是是有氧元素的,基本上地球上存在的物質,都能在宇宙中找到,而且氧氣不能燃燒,它只是助燃劑,如果氧氣能燃燒的話,地球上早就沒有氧氣了,其次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有氧氣才能燃燒,但是在宇宙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方式可以產生能量。
首先要搞清楚什麽是火焰,火焰就是物質在燃燒的時候,釋放光子進入到人的眼中被接受,因為燃燒的物質(比如說木頭)中的可燃物氣化出來,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在原子或者分子層面中,能級的跳躍而產生光子的。又因為氣體無形多變,所以看到的火焰是不定的形狀的,容易受到周圍空氣流動的影響。再說太陽,太陽能發光,的確是因為她在燃燒,但是燃燒的方式不是地球上面的可燃物與其他物質反應(比如說氧氣),這種反應最多只會改變到分子層面,不會改變參加反應的原子。而太陽中的燃燒方式是核聚變。
核聚變和核衰變,這是恒星和核電站產生能量的途徑,所謂的太陽燃燒,實際上是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反應,4個氫原子核在極度高溫高壓下,轉變成1個氫原子核,同時損失的那部分質量會轉化為能量。雖然太陽釋放能量,和火焰燃燒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把太陽比喻成火球,其實是有壹定道理的,因為火焰是壹團電離氣體,太陽聚變產生的太陽大氣也是壹團電離氣體,從這方面來說,太陽就是壹團懸浮在宇宙中的超大的火焰,雖然宇宙看起來黑漆漆的壹片,但是比太陽釋放更多能量和熱量的恒星是大大存在的,只不過離我們太遠,所以在我們眼中才顯得那麽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