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酒器有什麽用?
分酒器只適用於白酒。壹般稍微高端壹點的酒席,賓主不是莫逆至交那種,還是要講究壹點賓主之道的,壹是講究總體酒量平等;二是每次敬酒“壹口悶”,而且也要均等。這就要求小杯敬酒,但是小杯敬酒有個大問題,就是在頻繁敬酒時賓主要搶酒瓶子,而且稍微講究的酒席,桌子都比較大,輪到妳敬酒時,酒瓶子說不定在何方神聖面前,或在哪位大俠手裏,這樣就會掃酒興,而且無法解決總體酒量均等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大體均等問題)什麽事都難不倒聰明的中國人,分酒器產生了。白酒分酒器就是壹個3兩酒左右的透明酒壺,開席之前,主人把酒公平地倒在分酒器裏,均等或不均等事先說好,然後每人面前壹個,喝酒用3-5錢的小杯,自斟自飲,每個人的分酒器空了以後要告知壹下,以顯示能力或誠意。由主人決定是否繼續添酒或改酒。這樣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和別人到底喝了多少。
至於親朋好友,直接大酒杯分酒,直接喝,見底收杯,就沒必要用分酒器了。
紅酒壹般很少用分酒器,它壹般要用醒酒器,再說喝紅酒不拚酒量,多少隨意,如果賓主都是土豪的話,幹脆就壹人壹瓶,醒酒?他們不需要,也不懂。
啤酒不用分酒器,因為喝啤酒用分酒器的,都被開除了。
分酒器顧名思義是用來分酒用的,分酒講究的是壹個是可量化,另壹個講究的是平均。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文明,酒文化也可謂是源遠流長,而且各地酒文化習俗也不壹致,下面我講講江蘇這邊的分酒器是如何用的!
1、 小酒杯容量較小,如果直接用瓶子倒酒在人多的時候較大不變,也容易到散,促成浪費,故使用分酒器。
酒局必備的餐具包括餐牌 筷子 醋碟 分酒器 小酒杯
上桌之後,服務員或者副陪開始倒酒,按分酒器盛滿,每人壹壺酒。
小酒杯由各位客人自行倒滿。
自此看分酒器起到了作用是瓶子和小酒杯的銜接作用。
小酒杯容量較小,如果直接用瓶子倒酒在人多的時候較大不變,也容易到散,促成浪費 。
分酒器正常容量為2兩,小酒杯正常容量為3錢,壹斤酒5壺酒33小杯。
2、喝酒講究前面平均喝,後面隨意發揮,分酒器起到了丈量作用,大家喝了多少酒壹目了然。
江蘇這邊喝酒,正常是壹塊喝2小杯,後面再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敬壹圈。正常壹桌10人到12人,敬壹圈酒大概10小杯到12小杯,也就是4兩或者2壺。當然這是壹人敬壹杯酒,好多地方都是2杯起,大家可以算算要喝幾壺。
不過這邊也有比較人性化的地方,第壹壺跟上節奏,要不提早喝完的會停下來等,直到大家第壹壺清壺。第二壺就可以隨意了,酒量不好的朋友可以隨意喝半杯。
3、分酒器可以降低倒酒頻次,喝酒節奏容易保持壹致,不至於酒杯經常沒酒。
三錢杯實在是太小了,如果每次都用酒瓶倒酒實在是不方便,還容易溢出來,造成浪費!
倒是有些地方喜歡用瓶子倒酒,但是都是用的3兩3的大酒杯,壹瓶倒三杯,壹人壹杯!
分酒器有兩種:紅酒分酒器和白酒分酒器。因為紅酒分酒器突出的是“醒酒”效果,所以習慣把它叫“醒酒器”。
白酒的分酒器的作用其實壹樣,也是醒酒加分酒。2兩大容積,瓶酒先倒裏面,放壹會再倒進酒杯,才用來喝。
這個過程中,酒瓶打開,不會放壹會再倒酒,中間要有個過渡。這個過渡主要為的是醒酒,次要為了方便倒入酒杯。這樣做有三個原因:
壹是 白酒在瓶子裏,處在相對封閉狀態,而且相對靜止,不會整天拿著搖晃。酒體的結構穩定,倒到酒杯裏,壹時半會兒難以展現本來的風味。就是說,打開就倒出的白酒,酒體還在靜止狀態,原有的酒味不會完全釋放。 所以要讓它和空氣接觸,酒體先要醒過來,活躍了才能完全的釋放風味。
二是 便於往酒杯裏倒。如今宴席喝酒,不再過去那樣有專職倒酒的,東家或酒司令也不會壹杯壹杯的輪著倒酒了。每人面前壹個分酒器,壹次二兩,服務員就代勞給倒了。然後自己往酒杯裏倒,或者鬥起酒來直接用它喝,怎麽都圖個方便。
三是 如今的酒不是原先的酒,都幾百上千的,再像過去大玻璃杯裏壹口半斤,顯得粗魯不文明,喝得主人也心痛。 就這樣小小分酒器,任妳酒量再大,全桌壹般三輪都不要了,妳還能厚著臉皮再要啊?這樣壹來,實質上也省了酒,當然對身體也有好處,起碼減少了酗酒機會。
分酒器是壹種用來將酒平均分開的器皿。它主要包括外殼和進水座兩部分,外殼上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座裏面設有進水管。分酒器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倒酒時只需推動推桿即可;采用塔形橡膠套,密封效果好。
分酒器怎麽用
分酒器有壹根細管直通酒瓶的瓶底,瓶口會重新被密封起來,避免氧氣的接觸。每次需要取酒的時候,都無需再次打開酒瓶,而是通過分酒器向酒瓶註入惰性氣體,將酒通過底部的細管壓出來。這樣就能減少酒與氧氣接觸的機會,從而使得開瓶後的酒能夠保存更長的時間。
不說高大上的,就說說平時聚餐分酒器的作用——專制各種不服。平時就愛喝壹口,90年代的時候,幾乎每天要和朋友們聚在壹起喝幾兩。但是飯館裏別說量酒器,就連喝酒的玻璃杯也大小不齊整。年輕人愛拚個酒,遇到較真的朋友,因為壹杯酒多少搞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有壹天晚上喝酒,酒過三巡,陳師兄把酒杯碰倒了,旁邊小田便奚落他:“才喝幾兩就歪了,罰酒三杯!”陳師兄臉有點掛不住,說:“我杯子大,比妳喝的多多了。”兩人都有點上頭了,壹語不合便動了手,陳師兄號稱拜師練過形意拳,剛擺架勢,被小田壹把推桌子底下了,因為這事我們笑了好多天。用瓶子亂倒壹氣,誰喝了多少就是壹體糊塗賬。後來為了控制酒量,避免發生喝酒不愉快,每次都要選壹個“司酒官”。因為我細心,經常擔當這個差事,不過這事也不是好幹的,每次都要給大家準備酒,平分瓶裏的酒,操心還影響品嘗美味。
後來飯店裏有了分酒器,我這個“官”就失業了,大家倒滿分酒器,公平合理。喜歡豪飲的直接端分酒器喝,喜歡慢酌的從分酒器中倒小酒盅裏飲。喝了多少,分酒器上有刻度壹目了然。酒量大的人總是要吹噓壹番,經常會把著分酒器,醉眼朦朧地看著大夥說:“今天喝的不錯,沒感覺壹斤小酒進肚了。”事實勝於雄辯,酒量小的只有心服口服。
後來年紀大了,體檢時發現“三高”,我就有意識的控制酒量,分酒器就有了大用場,能準確的控制飲酒量,避免酗酒。在喝酒前先看壹下分酒器的大小,壹般飯店的分酒器有150ML、200ML、300ML,喝多少可以做到心裏有數。特別是老婆在坐時,以前我都是壹句“沒喝多少”蒙混過去了,現在她會直接說,已經喝了半斤了,不能喝了,然後沒收喝酒的器具。事實面前,我只得服服貼貼的。
分酒器壹般在餐廳、酒店、家裏等地方吃飯的地方都有,不過卻很少有人用,分酒器主要是喝白酒的時候才會用到。、
分酒器有很多種,不過最常見就是上圖這種,這種分酒器最簡單實用,如果是餐廳服務員,或者是自己給領導倒酒,我們需要使用到分酒器的時候,需要先將所有的分酒器集中到壹起,然後遵循客人的意思再給客人打開酒瓶來倒酒,切記要壹瓶壹瓶地開,不要壹下把幾瓶酒開了,這樣客人喝不完是要找妳買單的。
接下來我們根據客人的數量來進行分酒器裏面的倒,如果是壹人壹個分酒器,我們可以少倒壹點,壹般就是壹半就行,這時候壹瓶酒估計可以倒滿壹桌了,如果人數太多的話,白酒不夠了可以繼續開,但是每個分酒器裏的酒要差不多才行。
如果是兩人合用壹個分酒器,這個時候酒需要把分酒器裏的白酒倒多壹點,倒到器皿變小的地方就差不多了,這樣避免不到幾輪就要再倒壹次。但是主賓位置盡可能單獨使用壹個分酒器,這樣比較方便
看了很多的回答,都不錯!我只想補充壹條:喝中高檔的白酒,茅五劍或者三五百以上的酒,哪怕是壹兩個人喝,還是用分酒器比較好。從分酒器倒入小杯,壹口喝半杯或者壹杯的量比較容易控制,適合細細的品酒。倒酒的過程也不容易灑,畢竟是好酒嘛,避免浪費。 假如喝十幾塊的牛二或者老村長,哪怕是百八十的酒,用二三兩的口杯直接幹就完了,別拿分酒器出來裝了唄。
只有正式的相對高端場合才用分酒器,商務應酬時最多,本身是對飲酒者自身酒量和節奏的尊重,同時使飲酒更有儀式感
說起分酒器,估計還有人不知道是什麽,其實這種分酒器也就是用來在正式場合倒酒用的,畢竟分酒器在容量上面只有3兩左右的,而壹但在容量上面只有3兩左右了,那麽在正式場合喝酒的時候,
就不會因為喝的太多給人看笑話了,何況這種分酒器還有另外壹個作用,那就是用來醒酒作用的,相信大家多知道,白酒在剛剛打開的時候,味道多是很大的,而這個時候要將白酒倒在分酒器裏面過壹下的話
那麽白酒的味道就會揮發壹點了,而白酒的味道壹揮發壹點了,那麽在喝起來的時候,就比較好喝壹點了,但是分酒器在普通場合多是很少用到的,因為我們在普通場合喝酒的時候,多是講究痛痛快快暢飲的,
所以要是在普通場合使用分酒器的話,那麽光是這個倒酒時間就要浪費很多時間了,而且不光是白酒有分酒器壹說,就連紅酒在喝的時候也是有這個說法的,並且紅酒在喝的時候,還要比白酒更講究壹點的,
因為紅酒在喝的時候,多要先將紅酒醒酒壹下,然後還要將醒好的紅酒倒在分酒器裏面的,但然這樣的行為也是在正式場合才有的,至於普通的場合那是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要說使用分酒器到底好不好,
其實說句實在話,我個人認為是好的,因為不管是喝什麽酒,只要經過分酒器了,那麽壹是在口感上面要好上壹點,二是在喝酒份量上面也好控制壹點的,畢竟分酒器的容量在那裏擺著了
最後小結:我個人建議哪怕就是我們在家裏喝酒了,也要把白酒過壹下分酒器的,但是在喝啤酒的時候,就不需要使用分酒器了,因為啤酒要是使用分酒器的話,那麽就要喝的不痛快了中國酒文化傳承 歷史 攸久,由酒的釀造,包裝到上餐桌飲用,所使用的酒具都是十分講究的,不然酒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就缺失了不少東西。
古代有陶、瓷、銅、鐵、錫等材質的分酒器,只是當時稱為酒壺而已。即使生活困難的年代,也有分酒器在廣泛使用。大都以錫和瓷質材料為主。
而且,那個歲月的人們,但凡紅白喜事,大都有熱酒喝的習慣,壹些用酒壺在開水中燙熱,也有壹些直接用錫制酒壺在火爐上加熱。
錫制酒壺在爐火上加熱,是個技術活,把握不好燒壞酒壺無法避免。今天的人們已經普遍使用玻璃分酒器了,既是 社會 天明進步的體現,同時也幹凈衛生利於清洗。
試想,大雅之堂,如果直接用酒瓶往酒杯中倒酒,既容易拋灑,又不雅觀吧?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