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有哪些
生物性風險:食品生物性風險是指對食品原料、加工過程和食品造成風險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指有害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食品生物性風險有可能來自原料,也有可能來自食品的加工過程。按生物的種類,食品生物性風險主要分為細菌性風險、病毒性風險、寄生蟲風險和真菌性(黴菌、酵母)風險。
化學性風險:食品化學性風險主要是指食用後能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積累性傷害的化學物質。長期大量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過敏、影響身體發育等風險。根據食品中化學性風險的來源,可以將其分為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有意添加的化學物質和外來汙染帶來的化學物質。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化學風險物質主要指食品中自然存在的毒素。根據其來源可將其分為5類:真菌毒素、細菌毒素、藻類毒素、植物毒素和動物毒素。前三類自然毒素屬於生物毒素,是真菌、細菌或藻類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次生有毒代謝產物,它們在食品中可以直接形成,也可以通過食物鏈遷移富集。後兩類是食品中固有的成分,對人類和動物均存在壹定的風險。有意添加的化學物質主要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中人為加入的,主要包括防腐劑、抗氧化劑等各類食品添加劑,但同時也包括不法商家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非法添加物質。對於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規和標準要求使用,是沒有風險的。食品中外來汙染帶來的化學物質屬於非故意添加,它們是在食品生產包括飼料作物生產、畜牧養殖與獸藥生產中,以及包裝、運輸中或環境汙染造成的,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環境汙染帶來的化學物質等。
物理性風險;物理性風險是指食用後可能導致物理性傷害的異物,如玻璃、金屬碎片、石塊等。物理性風險的來源包括原料、水、粉碎設備、加工設備、建築材料和雇員本身。物理性風險可能是生產、運輸和貯藏過程中不小心加入的,也有可能是故意加入的(人為破壞)。消費者誤食了外來的異物,可能引起窒息、傷害或產生其他有害健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