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授上將軍銜的都有哪些人?
1、特級上將1名:蔣中正(蔣介石,1935年4月1日授任)?
2、壹級上將17名:陸軍壹級上將16名,海軍壹級上將1名。?
1935年4月2日授任8名:閻錫山(1946年7月留退延役)、馮玉祥(1946年7月退為備役)、張學良(1937年1月被褫奪)、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
1935年9月6日授任1名:陳紹寬(海軍壹級上將);?
1938年1月22日追晉1名:劉湘(抗戰中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二級上將);?
1938年6月14日追贈1名:曹錕(死不附逆、忠貞愛國,原為北洋上將);?
1939年5月13日晉任1名:程潛(原為陸軍二級上將);?
1939年12月9日追贈1名:吳佩孚(死不附逆、忠貞愛國,原為北洋上將);?
1940年5月18日追晉1名:宋哲元(抗戰中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二級上將);?
1944年2月2日追晉1名:陳調元(抗戰中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二級上將);?
1945年10月3日晉任1名:白崇禧(原為陸軍二級上將);?
1947年2月21日晉任1名:陳誠(原為陸軍二級上將)。?
3、二級上將34名:全是陸軍二級上將?
1935年4月3日授任20名:陳調元、何成浚(1946年11月退為備役)、朱紹良、韓復榘、宋哲元、劉湘、劉峙、萬福麟(1946年7月退為備役)、何鍵、白崇禧、劉鎮華、顧祝同、商震、傅作義(1949年2月被褫奪)、徐永昌、於學忠、楊虎城、蔣鼎文、龍雲、徐源泉;?
1935年12月10日授任1名:楊愛源;?
1936年1月11日授任1名:程潛;?
1936年12月31日授任1名:李烈鈞(專為擔任審判張學良的軍事法庭審判長而授銜);?
1939年5月2日晉任2名:陳誠(原為加上將銜)、衛立煌(原為加上將銜,1942年1月9日被"革去陸軍二級上將"降級為陸軍中將,1943年11月23日復任陸軍二級上將);?
1944年2月9日晉任1名:薛嶽(原為加上將銜);?
1945年10月3日晉任2名:張治中(原為加上將銜)、張發奎(原為加上將銜);?
1946年6月13日晉任1名:余漢謀(原為加上將銜);?
1947年2月21日晉任3名:熊式輝(原為加上將銜)、陳儀(原為加上將銜)、鄧錫侯(原為加上將銜);?
1947年11月18日晉任1名:鄒作華(非現役,原為加上將銜);?
1947年11月21日授任1名:孔庚(並予除役,即授予退役陸軍二級上將軍銜;非現役,原為國民黨軍早期中將,時年75歲)。?
4、上將54名:陸軍上將51名,海軍上將3名。?
1935年4月3日追贈1名:範鴻仙(民國先烈);?
1935年4月6日追贈1名:石青陽(積勞病故);?
1935年7月15日追贈1名:譚人鳳(民國先烈);?
1935年10月18日追贈1名:張開儒(積勞病故);?
1936年4月2日追贈3名:王金銘、施從雲、白毓昆;(均為民國先烈)?
1936年6月24日追贈3名:徐鏡心、劉浦霖、簿子明;(均為民國先烈)?
1936年7月23日追晉1名:李生達(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6年11月23日追晉1名:王均(事故去世,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7年7月31日追晉2名:佟麟閣(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趙登禹(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7年12月6日追晉1名:郝夢齡(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7年12月11日追晉1名:饒國華(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838年追晉1名:王銘章(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9年3月追晉1名:張諝行(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9年3月23日追晉1名:蔣方震(字百裏,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9年9月23日追晉1名:陳安寶(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9年11月19日追晉1名:吳廣新(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9年11月21日追晉1名:廖磊(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1940年7月7日追晉1名:張自忠(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1941年9月29日追晉1名:唐淮源(抗戰失利自戕,生前為陸軍中將);?
1943年6月12日追贈1名:蔣作賓(積勞病故,民初將領);?
1943年9月10日追晉1名:陳訓泳(海軍上將,積勞病故,生前為海軍中將);?
1944年6月22日追晉1名:李家鈺(抗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1945年4月9日追晉1名:張定璠(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45年5月25日追晉1名:陳季良(海軍上將,積勞病故,生前為海軍中將);?
1945年5月28日追晉1名:鄒洪(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46年7月31日晉任4名:張之江、鹿鐘麟、王陵基、王樹常;(均為原加上將銜,並予退為備役)?
1946年7月31日授任8名:李濟深、但懋辛、李杜、張鈁、石敬亭、郭汝棟、周濂、金漢鼎;(均為非現役將領,並予退為備役)?
1946年10月19日授任1名:張貞(非現役將領,並予退為備役);?
1946年11月22日授任1名:薩鎮冰(海軍上將,並予除役,即授予退役海軍上將軍銜,時年88歲);?
1946年12月7日晉任1名:呂超(原加上將銜,並予退為備役);?
1947年1月6日晉任1名:蔡廷鍇(原中將,並予退為備役);?
1947年1月19日授任1名:俞飛鵬(非現役將領,並予退為備役);?
1947年2月28日晉任1名:姚以價(原中將,並予退為備役);?
1947年6月13日授任1名:陳銘樞(非現役將領,並予退為備役);?
1949年1月追晉5名:李明(內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黃百韜(內戰兵敗自戕,生前為陸軍中將)、陳章(內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邱清泉(內戰兵敗自戕,生前為陸軍中將)、熊綬春(內戰陣亡,生前為陸軍中將);?
5、陸軍中將加上將銜55名?
1936年9月12日授加1名:張發奎;?
1936年9月12日加銜1名:余漢謀;?
1936年9月26日加銜9名:張治中、張之江、錢大鈞、鹿鐘麟、陳誠、衛立煌、馬鴻逵、薛嶽、劉建緒;?
1936年12月16日加銜2名:龐炳勛、孫連仲;?
1936年12月16日授加1名:盛世才;?
1937年1月8日加銜1名:呂超;?
1937年3月13日加銜1名:李品仙;?
1937年3月31日加銜1名:鄧錫侯;?
1937年4月10日加銜1名:朱綬光;?
1937年4月12日追加1名:黃慕松(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7年5月14日加銜2名:廖磊、夏威;?
1937年6月7日加銜1名:王樹常;?
1937年9月2日授加4名:黃紹竑、黃旭初、陳儀、熊式輝;?
1937年9月2日加銜1名:鄒作華;?
1937年9月18日加銜2名:劉文輝、楊森;?
1937年10月15日加銜1名:楊傑;?
1937年10月22日加銜1名:劉興;?
1938年1月28日追加1名:周渾元(積勞病故,生前為陸軍中將);?
1938年2月2日加銜1名:賀耀祖;?
1938年10月24日加銜1名:唐式遵;?
1939年5月2日加銜2名:張自忠、孫震;?
1939年5月13日授加1名:盧漢;?
1940年5月25日加銜3名:潘文華、王瓚緒、王陵基;?
1941年3月19日贈加1名:賈德耀(追贈為陸軍中將,特加上將銜;生前為民國將領);?
1945年10月3日加銜1名:胡宗南(黃埔壹期,國民黨軍在大陸期間唯壹的"上將黃埔生");?
1945年11月19日贈加1名:井勿幕(生前為民國將領);?
1946年1月12日贈加1名:方策(追贈陸軍中將特加上將銜,生前為民國將領);?
1946年2月18日加銜1名:湯恩伯;?
1946年6月13日加銜2名:黃祺翔、羅卓英;?
1947年6月特加1名:伯達馬寧爾;?
1947年8月9日加銜1名:林蔚;?
1948年3月26日追加1名:魯英麐(內戰兵敗自戕,生前為陸軍中將);?
1948年5月17日追加2名:劉戡(內戰兵敗自戕,生前為陸軍中將)、嚴明(破格追晉陸軍上將銜;內戰兵敗自戕,生前為陸軍少將);?
1949年2月21日加銜1名:李漢魂;?
1949年5月24日加銜1名:劉士毅;?
1949年8月17日加銜1名:馬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