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何以”是什麽意思?例子有哪些?
在文言文中“何以”主要有1、用什麽;怎麽2、為什麽;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或不能這三個意思。
何以?[ hé yǐ ]?
用什麽;怎麽。
《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陳後主紀》:“監者又言:‘ 叔寶 常耽醉,罕有醒時。’ 隋文帝 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 明 高啟 《臥東館簡諸友生》詩:“何以度茲運?相勗蹈其常。” 冰心 《寄小讀者》八:“為著人生,不得不別離,卻又禁不起別離,妳們何以慰我?”
為什麽。
《詩·大雅·瞻卬》:“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論語·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為 東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七:“我無汲汲誌,何以有此憾?”《續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元年》:“ 琚 固辭, 金 主曰:‘卿之才望,無不可者,何以辭為!’” 巴金 《滅亡》第八章:“大家有點愕然,不明白他何以會這樣不高興。”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或不能。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盜賊公行,是故使盜得盜妾之布,是與使人盜何以異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辯惑總論》:“凡人有好則有惡,有喜則有怒,有譽則有毀,聖人亦何以異哉?” 明 劉基 《襲封誠意伯誥券》:“古稱名世,何以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