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大林寺桃花》的詩意!是什麽?

《大林寺桃花》的詩意!是什麽?

《大林寺桃花》此詩是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壹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裏百花雕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裏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

這種滄桑的感慨,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遊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詩詞賞析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壹片始盛的桃花。

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壹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壹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麽的驚異和欣喜。

詩中第壹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 由壹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壹奇遇、這壹勝景,給詩人帶來壹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壹個什麽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壹世界。

正是在這壹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壹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