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陳增友的主要事跡

陳增友的主要事跡

87版紅樓夢恩人

2010年 半島網-濰坊晚報訊 9月6日,壹名小夥子找到記者,說很想找到當年資助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陳增友。原來,在劇組拍攝資金最困難的時候,當時的濰坊康樂公司(以下稱康樂公司)經理陳增友送去了500萬元。出於對陳增友的感謝,《紅樓夢》片尾上出現了“本片承山東濰坊康樂公司通力合作”的字幕。而就是這位當年的“豪俠”,如今卻過著不為人知的生活。

緣起 小夥尋找“豪俠”

這位24歲的小夥子叫牟昌非,他說,最近在看87版《紅樓夢》時,偶然註意到片尾字幕上有濰坊的壹家公司。他查過資料,當時拍攝電視劇全靠國家撥款,沒有“贊助”壹說,因而87版《紅樓夢》片尾字幕上是“本片承山東濰坊康樂公司通力合作”幾個字。87版《紅樓夢》由文化部撥款350萬元,自1984年9月份開拍至1987年上半年完成,其中曾陷入經費危機,拍攝機器休息近壹年時間。康樂公司經理陳增友聽說此事後,攜帶500萬元巨款只身赴北京尋找劇組。

牟昌非說,87版《紅樓夢》是壹部經典,而陳增友資助的500萬元給其順利拍攝提供了保障。為了表達自己的敬意,他專門寫了壹幅字“濰邑有豪俠,萬金救紅樓。寧作頑癡客,臨風世同謳”,等找到陳增友後送給他。

“壹個企業家能拿出這麽多錢來資助《紅樓夢》,那他肯定也是個‘紅迷’。”牟昌非說,在網上搜索到很少信息,原濰坊康樂公司的現狀無法知曉。

資助 五百萬元送給劇組

6日晚,牟昌非打來電話,激動地告訴記者,他打聽到了陳增友的住處,但陳增友已中風8年,目前的身體狀況無法接受采訪。

9月8日上午10時許,記者與牟昌非來到城區鳶飛路與行政街路口附近,找到了陳增友的妻子湯閑兵開的服裝店。看到記者壹行,湯閑兵略微有些吃驚。

說起資助87版電視劇《紅樓夢》,湯閑兵說:“陳增友喜歡讀《紅樓夢》,而且當時所有的電影電視劇都是由政府出資,陳增友又是壹個很想為國家多做點實事的人,他想讓中國拍出壹部優秀的電視劇,滿足當時民眾的文化需求,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出資500萬。”

作為經理,陳增友從公司抽調500萬元資助《紅樓夢》的拍攝,在公司內也掀起了軒然大波。“康樂公司不是他壹個人的,從公司拿出那麽多錢肯定要說服好多人,而且當時根本就沒有‘企業投資’電視劇這壹說,劇組也不會給什麽回報,陳增友當時也頂著很大的壓力。” 湯閑兵說,當年陳增友帶著500萬元,只身赴京,千方百計找到了《紅樓夢》劇組,從此,他與劇組開始了密切往來,“只要是劇組需要的東西,他都盡力辦到,夏天送西瓜,冬天送棉襖,演員跟他關系也特別好。”湯閑兵說。

善舉 他在北京成為名人

湯閑兵說,康樂公司當年經營的物品種類十分豐富,“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海裏遊的,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家用電器,都經營,陳增友是經理。”說起當年的輝煌,湯閑兵眼裏泛出了淚光,但這種輝煌沒能壹直延續下去,進入上世紀90年代便破產了。

湯閑兵告訴記者,與《紅樓夢》劇組結識後,陳增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劇組,不少企業、單位聽說他資助《紅樓夢》劇組,相繼請他去做顧問,他忙不過來,就找了壹個人做代理經理,因為經營不善,康樂公司最終倒閉。

公司倒閉後,陳增友坦然面對,他認為只要自己還有雙手,就能獨立生存、就可以養活自己,從來不去計較錢財和名利。除了資助87版電視劇《紅樓夢》,他還做過很多善事。

“‘全國農民企業家大調查’,是對全國農民企業家進行的大規模調查工作,也是陳增友投資的;山東體育館第壹次改擴建,他也拿錢,公司拿個人也拿;《實用富民大全》是他投資200萬元出版印刷的。陳增友當時的名氣可大著呢,而且在北京的名氣比在濰坊大,當時北京的各大報紙對他都有報道。”說起丈夫的種種善舉,湯閑兵非常自豪。 就是在那個時候,湯閑兵與陳增友相識。“在認識他之前就知道有這麽壹個人,很厲害,對他很崇拜。”講到這裏,湯閑兵的嘴角又泛起了幸福的笑容,好像已經回到了那個自己還年輕的年代。

現狀 疾病纏身隱居郊區

如今陳增友的生活狀況怎樣呢?記者提出想看看陳增友本人,湯閑兵委婉拒絕了。原來,67歲的陳增友已經中風8年,與陌生人交談會情緒激動,導致病情加重,而且不能提起關於《紅樓夢》的任何信息。目前,夫妻倆租住在濰城郊區壹個小村子裏,過著清貧的生活。

湯閑兵說,康樂公司破產後,陳增友沒給自己留下壹分錢,“他這壹生,都是為了別人而活,自己不在乎錢和利。”公司破產後,夫妻倆就去了上海,在那裏開了壹家畫廊。此後不到兩年,陳增友就得了病,無法經營了,兩人回濰坊,開始過“隱居”的生活。

“雖然房子是租來的,有時都交不起房租,生活清苦些,倒也自在。”記者面前的湯閑兵頭發已半白,額頭的皺紋清晰可辨,但在與記者談話的整個過程中,她的嘴角都保持著恬然的微笑,好像過去的歲月,無論輝煌或是風雨都已經與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