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被貶的詩句
關於詩人被貶的詩句 1. 詩人被貶官的詩句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手法:詠史抒懷、借古諷今)
定風波(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手法:壹語雙關)
秋興八首(其壹)(杜甫)
玉露雕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壹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手法:以景寫情,情景交融)
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月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手法:詠史抒懷,今昔對比)
2. 古代出名的被貶的詩人的詩句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李 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壹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奏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柳宗元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外還有屈原,李白 杜甫 張九齡 王維 孟浩然 王翰 楊炯 杜審言 陳子昂 張籍 賀鑄 唐伯虎 徐文長 等等詩人都有被貶後的詩句
3. 詩人在被貶期間所寫的詩或文章
蘇軾散文如前、後《赤壁賦》,詩如《寒食雨二首》,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 蔔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
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壹溪橋上,解鞍曲肱,醉 臥少休。
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壹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壹聲春曉。 西江月 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淒涼南浦。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阮郎歸 初夏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恰似〔女亙〕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壹日涼。 醉落魄 離京口作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
孤城回望蒼煙合。 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 此生飄蕩何時歇。
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回答:2008-05-05 13:34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0條評論。
其它回答 ***2條回答評論 ┆ 舉報 空谷幽蘭 [大師]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定 風 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壹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朝發白帝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 關於描寫被貶後心境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被貶後心境的詩句有: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李 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壹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柳宗元 《江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李賀《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
韓偓《春盡》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孫昌胤《清明》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蘇軾《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
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蘇軾《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為什麽古代的詩人總是被貶之後作出的詩詞往往是成為名作?
人生失意之時自然是玻璃心,更需要抒發心中感慨,被貶之後只能寄情於山水,只能寫詩了,當然那些沒有這樣做的便會默默無聞,盛世出詩人多是人生起伏,亂世詩人多是愛國誌士。
5. 李白被貶作的詩
《獨坐敬亭山》是受冷落時寫的。
不過不是在船上。在被貶時,曾寫下《靜夜思》。
但是和妳的提問不符,因為要求是在船上。況且《早發白帝城》也是在被貶途中寫的,只不過是在回來的時候。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 早晨才辭別了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壹天時間就回到了千裏之遙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勢高峻,從江上回望白帝城,猶如在彩雲之間千裏是舉整數而言。只聽的兩岸山間猿啼的聲音連續不停,就在這啼過不停的猿聲中,輕快的船已經從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中的江面駛過了。
註釋 1.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楊齊賢註:"白帝城,公孫述所築。
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註:"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
所謂彩雲,正指巫山之雲也"。前人或以此詩為李白青年出蜀時所作。
然細審"千裏江陵壹日還"詩意,可知曾從江陵上三峽,此當為返還之作。應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時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
2.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 3.江陵:今湖北江陵縣。
從白帝城到江陵約壹千二百裏,其間包括七百裏三峽。《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朝:早晨。
5.辭:告別。 6.還:返回。
7.啼:鳴、叫。 8.住:停息。
9.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這首有名的七絕,不無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美輪美奐,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壹般讀者不必知道作者寫詩時的心境,只單純地體會詩中所傳達出來的三峽順水行舟的快感就會覺得很美了。其實詩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時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壯麗多姿、順水行舟之流暢輕快融為壹體來表達的。
明白了這些情境內涵,美感就更為豐富。前人對此詩好評如潮,如《唐宋詩醇》卷七:"順風揚帆,瞬息千裏,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筆墨間亦有神助。
三四設色托起,殊覺自在中流。"又丁龍友雲:"此是神來之調。
"吳昌琪《刪訂唐詩解》卷壹三:"插猿聲壹句,布景著色之"。應時《李詩緯》卷四:"等閑道出,卻使人揣摩不及"。
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壹作“下江陵”。
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首句“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壹動態蓄勢。
不寫白帝城之極高,則無法體現出長江上下遊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聲)目(萬重山)之不暇迎送,才壹壹有著落。
“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裏”和“壹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暫作懸殊對比,自是壹望而知;其妙處卻在那個“還”字上—“還”,歸來也。
它不僅表現出詩人“壹日”而行“千裏”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而“還”字卻親切得儼如回鄉壹樣。
壹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細細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
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們不妨可以聯想乘了飛快的汽車於盛夏的長晝行駛在林蔭路上,耳聽兩旁樹間鳴蟬的經驗。
夫蟬非壹,樹非壹,鳴聲亦非壹,而因車行人速,卻使蟬聲樹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壹片”,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暢快而又興奮啊!清人桂馥讀詩至此,不禁贊嘆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
(《劄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壹個“輕”字。
直說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這個“輕”字,卻別有壹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其快速可想而知。
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壹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這最後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壹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
6. 古代詩人被貶官後作的詩歌
1、《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譯文:夜裏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歸來時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
家童鼾聲如雷,反復叫門也不應。只好拄杖佇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麽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
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余生。創作背景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臯亭。
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壹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裏築屋名雪堂。
對於經受了壹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余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壹種超人的曠達,壹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
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於山水之間,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九月。
2、《登幽州臺歌》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向前看不見古之賢君,向後望不見當今明主。壹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淒涼獨自落淚。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壹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諫,對武後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采納,並曾壹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
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
隨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譯文:早晨我把壹篇諫書上奏給朝廷,晚上被貶潮州離京八千裏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裏考慮衰朽之身還顧惜余生!陰雲籠罩著秦嶺家鄉可在何處?大雪擁塞藍關馬兒也不肯前行。我知道妳遠道而來該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邊把我的屍骨收清。
創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壹節指骨迎入宮廷供奉,並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壹篇《諫迎佛骨表》。
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後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
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悲傷。
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裏之遙。韓愈只身壹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壹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創作背景 此詩壹說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壹說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懷化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後寫下了這首詩。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麽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後,寫了這壹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5、《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壹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創作背景 《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推行內抑宦官、外制藩鎮、維護國家統壹的政治措施。
但由於反動勢力的聯合反對,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實際。
7. 古詩中描寫被貶後心境的詩句
聞王昌齡左遷
龍標遙有此寄
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壹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奏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si=1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李 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壹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奏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柳宗元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外還有屈原,李白 杜甫 張九齡 王維 孟浩然 王翰 楊炯 杜審言 陳子昂 張籍 賀鑄 唐伯虎 徐文長 等等詩人都有被貶後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