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帶IS防抖小三元廣角 佳能16-35mmF4評測

帶IS防抖小三元廣角 佳能16-35mmF4評測

IT168 評測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還沒出來之前,我們壹直把性價比頗高的17-40mm F4當成小三元的廣角鏡頭,現在終於算是補齊了小三元這個組合。佳能過了這麽多年才想著補齊小三元組合,誰也不知道是擠牙膏還是穩紮穩打修煉內功,把東西研發制作到最好才面向用戶。不管佳能是怎麽想的,反正EF 16-35mm F4L IS USM能用上就好了,和大三元廣角佳能 EF 16-35mm f/2.8L II USM相比,多了壹個IS防抖功能和更便宜的價格。IS和USM這兩項功能會是佳能未來鏡頭更新的壹個重點方向。對EF 16-35mm F4L IS USM這個鏡頭,我們今天主要評測的點是光學表現以及IS防抖功能。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主要參數:采用12組16片光學結構,包含3片Gmo大口徑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2片UD鏡片。9葉片光圈總成,最近對焦距離0.28m,新增的IS防抖系統可提供約4級防抖補償。與佳能24-70mm F4、佳能70-200mm F4組合為小三元,為廣角變焦鏡頭。

評測結論:外觀設計讓人可惜的是為非全金屬材質,可喜的是為內變焦方式。分辨率測試中能夠明顯看到其邊緣畫質做了很多功課進行改善,與以前的壹些鏡頭相比,改變了邊緣與中心畫質相差甚大的狀態。相對來說,其眩光/鬼影控制就顯得壹般了,從個人角度來看,還有待提升。加入IS後,這支鏡頭也讓其手持拍攝變得更加便利,在壹些弱光條件下,即使不直接開高ISO也能通過IS防抖功能應急用。總體下來,這支鏡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其邊緣畫質的改善和加入IS防抖功能了,這兩點可能會是未來佳能新鏡頭的壹個規範。整體測試下來,對得起紅圈、對得起小三元這些定位。

購買意見:從定位來看,其補全了佳能“小三元”廣角變焦鏡頭,是全畫幅入門單反中性價比最合適的鏡頭組合之壹。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在京東上報價為6699元點擊查看詳情,比16-35mm F2.8便宜3300元左右,從這個差價來看,小三元的它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然而和之前的17-40mm F4(4999元點擊查看詳情)來比。雖然價格貴上不少,但筆者還是覺得這正牌的“小三元”成員——16-35mm F4L會更值得推薦,畢竟對於廣角鏡頭拍風景方面,邊緣畫質會顯得格外重要,而16-35mm F4L在邊緣方面改善了非常多,並加入了IS,這讓手持拍攝變得有利,可以適當的減少行程負擔。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外觀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整體外觀上與24-70mm F2.8 II相近,要不是靠鏡頭上的標識,遠遠而看確實容易混淆。

▲整體外觀

整體材質並沒有采用全金屬鏡身,而是為了輕便的考量,為塑料混合金屬鏡身,重量約615克,個人認為這個重量搭配輕便型全畫幅EOS 6D非常合適,總***為745克。這個重量差不多兩罐易拉罐裝可口可樂。

▲橡膠圈

在鏡身上的變焦環和對焦環是橡膠制品,使用的時候具有防滑和壹定的防水滴的效果。其變焦環和鏡頭卡口靠近得非常緊湊,要是手大的人使用可能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而我手掌比較適中,沒有任何不舒適感,其阻尼感頓挫有序。

▲金屬卡口

雖然鏡身用的是非全金屬材質,但是接口可就是全金屬,這能夠防止因經常性的換鏡頭而導致接口磨損。

▲調節開關

這裏給出了兩個調節開關:壹為AF/MF,二為IS防抖OFF/ON開關。IS防抖功能最大可獲得相當於提高約4級快門速度,IS在廣角變焦鏡頭上的運用實屬首例。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采用的是內變焦方式,鏡身不會因為變焦而改變長度,也能夠得到防水滴的功效。

▲濾鏡口徑與第壹片鏡片鍍膜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鏡頭口徑為77mm,和常用焦段的24-70mm F4/24-104mm F4L鏡頭口徑壹樣。也就是說,妳用的是77mm的濾鏡,是可以通用的。77mm的濾鏡價格在200元到千元不等。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前組第壹片鏡片防汙氟鍍膜設計,它能夠讓我們簡單的將汙垢去除,對於指紋或者水跡灰塵可以快速的擦除。

能16-35mm F4廣角分辨率分辨率測試

為了帶給用戶更加清晰、銳利的成像效果,佳能EF16-35mm f/4L IS USM鏡頭進行了全新設計。在12組16片的鏡片組成中,采用了多達三片玻璃模鑄(GMo)非球面鏡片以及兩片超低色散(UD)鏡片。其中兩片玻璃模鑄(GMo)非球面鏡片位於鏡頭的最前端,能有效矯正像面彎曲,以顯著改善廣角變焦鏡頭的畫面邊緣圖像質量。

廣角鏡頭的邊緣分辨率不好壹直是風光攝影師心中的痛,所以致力於改良廣角鏡頭邊緣畫質成為重中之重的攻克點。而我拿到這款鏡頭的時候,也對這方面比較關心,先自己出去拍拍,看其邊緣畫質水準如何。下面我分別100%截取了中心和邊緣來看其銳度。

從截圖來看,16mm端F5.6的邊緣細節保留非常良好,在廣角變焦鏡頭中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已經可以和中心截圖媲美了,說明佳能已經真真切切的在改善鏡頭的邊緣畫質。接著去評測室進行驗證壹下。

下面就在IT168的標準評測室對這個鏡頭進行測試。本次的分辨率測試中,采用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搭配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鏡頭優化關閉狀態下)進行拍攝ISO 12233分辨率標卡,後期用IMATEST軟件跑分最終得出數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分辨率到底如何。

▲廣角中心分辨率出現在F4和F5.6上

▲廣角邊緣最佳分辨率出現在F8上

從測試結果來看,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算是發揚了其品牌的壹貫作風吧,各檔光圈下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分辨率都非常均衡,並且都保持在2000線以上,這個測試數據是非常客觀的。測試數據只要超過2500以上達到3000線就屬於非常優秀的。而使用這支鏡頭拍攝時候盡量別用極限光圈F22,其他光圈可自行選擇。

綜合評判後廣角端最佳分辨率是在F5.6上,就算是如此,F4最大光圈下表現也非常好,所以在大光圈下也能夠可勁的去拍,這能夠讓夜景可勁而拍了。當然了,有更大光圈的F2.8會更好,不過價格擺在那兒呢。

佳能16-35mm F4長焦端分辨率測試

▲最佳分辨率出現在F5.6上,均衡的測試成績

▲最佳分辨率出現在F8上,各檔光圈數據差值很小

從廣角端分辨率測試結果來看,其最佳分辨率依然出現在F8上,而在其他光圈下依然很穩當,沒太大的起伏狀態,說明這支鏡頭在分辨率上確實是得到了改善。不過還是不建議用F22這樣的極限光圈。

往常測試鏡頭的長焦端分辨率壹般畫質會有所下降,但是從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來看,這個普遍現象並不凸顯,能夠與廣角端分辨率保持在壹個水平線上。所以這支鏡頭就算拿去拍人文題材也未嘗不可,細節表現力強是壹個很好的品質。

壹口氣在評測室把35mm端的分辨率也測試出來,接著繼續借用評測室的實景拍攝來瞧瞧這款鏡頭在中心和邊緣的分辨率表現。從上面的測試數據來看,邊緣分辨率依然表現出其紅圈應該有的素質。

▲35mm分辨率實拍

從實際檢驗來看,佳能16-35 F4L IS USM在35mm端邊緣相對廣角邊緣端確實有所下降,但是整體上讓人很容易接受。在我看來,要把壹個鏡頭做完美了,那就不是幾千塊錢能拿得下的,35mm端的分辨率算是它其中壹個“相對弱勢”吧。

測試小結:佳能16-35mm F4著力改善邊緣畫質之後,可以說會讓其所拍攝的照片整體畫面都很均衡,不會像壹些鏡頭拍出來的會呈現中心畫質和邊緣畫質站在兩個極端。從這點來看,佳能16-35mm F4L可以說是很具有良心的鏡頭。

佳能16-35mm F4防抖測試

除了上壹項分辨率測試中的邊緣畫質讓我關註之外,還有壹點很重要的就是其加入IS防抖後的效果到底如何?佳能EF16-35mm f/4L IS USM加入了IS影像穩定器功能,能夠實現相當於4級1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特別是對手持拍攝和追隨拍攝的人有要求的人來說,有IS防抖功能能省心不少。

反正IS影像穩定器功能的加入,無論對於廣角變焦鏡頭經常應對的風光攝影領域,還是室內等昏暗場景下的拍攝都會大有幫助。此外,在壹些特殊拍攝條件下,如無法使用三腳架或者在禁止使用閃光攝影的場合,拍攝者也不必擔心快門速度降低對拍攝成功率的影響。

具體IS防抖功能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麽幫助呢?我們通過實拍來看壹看就知道了。這是我手持在快門優先的情況下從1/20s逐步遞減進行拍攝測驗(由於是手持拍攝,位置上的精準度並不非常對應)

因為只需要測試廣角端16mm的防抖就能知道整體IS防抖性能如何了,所以這裏就直接從其理論上的安全快門開始。從測試結果來看,手動拍攝時候具有IS防抖的效果太明顯了。這對於在光線不是很充裕的時候尤為重要,這時候都還不需要強制提高ISO來保證其畫面的清晰度,手持拍攝有防抖功能可以放心的去拍。

測試小結:只有壹句話,IS防抖功能並不是無的放矢的,手持拍攝顯得非常重要。

佳能16-35mm F4暗角測試

照片的四角失光即是暗角,對於許多攝影人士來說,有的人喜歡暗角有的人則不然。談到這個問題是壹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而對於壹支鏡頭來說,沒有暗角才是王道,特別是廣角鏡頭很多人很不希望出現暗角的。在這裏筆者只能用測試來告訴大家,佳能16-35mm F4在光圈多少下暗角會消失,知道這壹點之後就可以自行控制要不要光圈。

▲這張照片是在F4光圈下拍攝的,能夠很明顯的看出其暗角。四個角落的光和整體的光並不統壹

16mm暗角測試

從測試來看,16mm的暗角是在F8下完全消失,在F4的時候非常的明顯,在F5.6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結合前面的分辨率測試,建議在F5.6到F16之間去拍攝壹些大片。

35mm暗角測試

在35mm下,暗角就不會那麽明顯了,即使在F4下,光線也分布較均應,到F5.6時候暗角就已經消失。

測試小結:既然暗角在鏡頭中無法避免,那就了解其什麽光圈下消失就好了。在壹些妳覺得用暗角好看的環境下那就開F4,在不需要的時候,開到F8就妥妥的沒暗角了,適用於這支鏡頭的全焦段。

佳能16-35mm F4畸變測試

很多人會說,拍照片的時候盡量做到橫平豎直,這樣看起來會比較舒服。但是鏡頭的畸變,特別是廣角變焦鏡頭的畸變確實很難控制。不過也是由於其桶形畸變的特性也深得壹些攝影愛好者喜歡,利用其畸變拍壹些例如美女大長腿這樣的照片和壹些視覺沖擊力比較強的照片。

16mm畸變控制

▲16mm實際拍攝中有明顯的桶形畸變,如果我再靠前壹點進行拍攝會更明顯

在實拍中其實也能大概感受到佳能16-35mm F4L廣角端的畸變其實很明顯的。在評測室中測試的結果也證實了在實際拍攝中的感受,數據為-4.71%,這個程度的畸變屬於比較嚴重的。

35mm畸變控制

▲35mm實際拍攝

在35mm這個長焦端的畸變控制良好,實際拍攝中並不明顯,評測室測試表現也得到相應的驗證。其枕形畸變數據為0.88%(超過1%以上的算明顯)

測試小結:不得不說,16mm的桶形畸變確實比較明顯,但是能自行控制好的話,拍攝非常具有創意的照片是很可觀的。

佳能16-35mm F4眩光與鬼影測試

眩光和鬼影的出現壹般都出現在拍攝逆光照片的時候,關於眩光壹樣是讓人歡喜讓人愁的,如果鏡頭抗眩光做得好的話,照片就可以保留更多的逆光細節。還有壹種控制方式就是讓眩光好看。在使用過佳能16-35mm F4L之後,筆者認為其眩光控制和鬼影控制屬於中等水準的狀況。

▲這是實際拍攝的眩光/鬼影照片,在畫面中很容易就能看到,在樹枝下的壹個小紫光就是鬼影了

▲評測室中測試同樣看到鬼影,而在評測室模擬的強光下,感覺眩光控制很好看。

測試小結:筆者覺得如果眩光不能控制得很好的話,至少也要讓其表現得好看。而筆者在嘗試多次逆光拍攝後,佳能16-35mm F4L在眩光和鬼影方面確實只能到達單反鏡頭中等水準。

佳能16-35mm F4焦外測試

從實際拍攝樣片來看,鏡頭的16mm和35mm焦外表現都不算柔和,算是壹種壹般的背景虛化效果。這和其沒有大光圈和焦距的有關。這也並不是廣角變焦鏡頭的優勢,至少也不是這支小三元的優勢。

佳能16-35mm F4實拍樣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