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為什麽叫皮卡丘
寶可夢系列的制作者田尻智稱,皮卡丘的名字來源於日語pika(電火花的響聲)和chu(老鼠的叫聲),所以把它們連在壹起就叫“皮卡丘”(pikachu)了。
皮卡丘,系列遊戲《寶可夢》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寶可夢。皮卡丘是壹只矮矮胖胖圓乎乎的類嚙齒型寶可夢,全身的皮毛都是黃色的。它的耳朵很長,尖端是黑色的。它有小小的嘴巴,側面看起來像壹個數字3,還有黑色的眼睛。它的臉頰上有兩個紅色的圓。
它的尾巴是像鋸齒狀的閃電,與身體相接的部分也有壹片棕色的皮毛。盡管它確切來說是四足動物,更多時候它是站著並用兩只後腳走路。住在森林中的它們通常以樹果為食。它們用小小的電擊把樹果從樹上打下來,這樣就不必爬樹,還可以順帶將其烤熟。
皮卡丘的設計過程
對於皮卡丘的原型,壹直以來存在較大爭議。老鼠、花栗鼠、甚至龍貓、兔子都是人們猜測的原型。早在1996年《精靈寶可夢》這款遊戲首次發布時,遊戲開發者便稱皮卡丘的設計是基於壹只松鼠而非老鼠。這也在《精靈寶可夢》特許經營品牌管理公司Pokemon Co的官網信息中得到證實。
皮卡丘的原型為普通的紅松鼠。當時的西田從GAME FREAK那裏收到了請她設計出壹個可愛的小怪物的委托,而那個小怪物還附帶著“要會放電襲擊對手、有兩個進化階段”的設定。壹開始設計皮卡丘時,西田受到了日本甜點大福餅的啟發,她給這個圓形的甜品加上了富有表現力的耳朵和其它壹些小怪物的特征,並將其外形塑造成更加纖長的形狀。
最後,為了使皮卡丘的形象更加可愛,她又給這個小怪物加上了松鼠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