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神舟七號遨遊太空及宇航員出艙的全過程(作文需要)

神舟七號遨遊太空及宇航員出艙的全過程(作文需要)

神舟七號飛船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壹,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征2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誌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2008年9月27日16點30分(UTC+8),景海鵬留守返回艙,另外兩人分別穿著中國制造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和俄羅斯出品的“海鷹”艙外航天服進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兼任氣閘艙的軌道艙。翟誌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其中,翟誌剛完全出艙。劉伯明的頭部手部部分出艙)。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UTC+8)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號飛船***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這次神七上天,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據說,針對神七任務的特點,在神五、神六發射場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4個方面的較大改造,以進壹步提高發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與前幾次任務相比,這次發射場的技術狀態變化不是很大。發射場系統將提高神七發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為重中之重進行了技術和訓練方面的改進。

 壹是對火箭燃料推進劑加註系統的流量計進行更新,並增加了可以提供相互驗證功能的備份流量計,既確保燃料加註的穩定和精確性,又提高了加註的速度。

二是對老化的地面輔助設備進行了改造,不能滿足要求的輔助性設備進行了改進。

三是發射模擬訓練投入使用。以模擬化的手段,實現發射場全系統、全流程、全人員的綜合訓練,有效提高了參加航天發射人員的技術水平。

四是更加重視對可能出現問題的預控。對關鍵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行了全面的量化評估,使操作人員對設備的工作技能、狀態、風險做到心中有數,相應的保障和控制措施能跟上,確保任務萬無壹失。

具體做了四個方面的改進,對關鍵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行了全面的量化評估,使操作人員對設備的工作技能、狀態、風險做到心中有數,相應的保障措施和應急措施能夠提前準備,確保任務萬無壹失。

與“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號火箭在研制上的關鍵點是宇航服和氣門閘。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門閘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神五”、“神六”和 “嫦娥壹號”的發射時間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號”的發射將提前到本月底升空。有關專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較適合發射窗口,但因“神七”將執行太空行走任務,9月底升空時的太陽夾角更適合太空人出艙活動,能令飛船在最短時間內見到太陽,保證太空人出艙作業時有陽光。

神五”、“神六”升空入軌後,均無法拍攝到飛船在太空中的外景照片,當時的電視直播也僅限於艙內。而“神七”釋放伴飛小衛星後,將能彌補這壹缺憾。據專家介紹,小衛星可近距離環繞,伴飛,因小衛星安裝有CCD立體相機,可提供飛船在軌飛行時的首張三維立體外景照片和太空人出艙活動的即時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