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器是次品嗎?
是屬於次品。
鑒定古陶主要是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看產地
每壹種古代陶器,都有壹定的出土地點和分布範圍。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的仰韶村而得名,遺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其後考古學家又在黃河流域的陜西、河北、甘肅、青海等地發現類似仰韶文化遺址多處,其中心地區有北首嶺、半坡、廟底溝、西王村四個類型。因此壹提起彩陶,或得著壹件彩陶器就會立刻想到它的產地和範圍。
器型很重要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生活習慣及技術條件,制約著不同時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產生、發展、演變和消失的歷史,則為古陶器的鑒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礎。例如,陶鼎和陶鐘等仿銅陶器,流行於戰國和兩漢,到魏晉以後就徹底絕跡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見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龍山文化恰恰與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圓底的盆、缽極為少見。
圖案花紋展示細節
陶器上的紋飾,無論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與瓷器、玉器、古硯上的紋飾壹樣,都反映著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情趣。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圖案花紋上都有比較明顯的區別。西周早期的繩紋與商代晚期不同,成組的豎形粗繩紋增多;中期除了繩紋外,又出現了瓦紋(即凹溝紋);晚期素面增多,繩紋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時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為多,並盛行暗紋,繩紋不常見了。
制作工藝留痕跡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藝,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跡。這些痕跡,亦具有壹定的時代性和地區特色。如新石器時代的制陶者,初時只會用手捏塑壹些簡單的實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規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紋。後來逐漸摸索出壹種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條盤築法。其法是先將泥料制成泥條,然後圈起來壹層壹層地疊上去,並將裏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