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為結束越戰竟裝瘋詐蘇聯
尼克松為結束越戰竟裝瘋詐蘇聯
美國政府最新解密文件顯示,1969年10月,為了盡快結束越南戰爭,美國總統尼克松竟想出了壹個“裝瘋賣傻”的瘋狂策略,迫使蘇聯采取放棄支持北越的行動,讓美軍早日結束自己的泥潭。越南戰爭。
資料顯示,1969年10月27日,18架轟炸機從美國西部起飛,以至少每小時500英裏的速度沿加拿大海岸向蘇聯東部邊境飛去。每架轟炸機攜帶的核武器威力是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數百倍。這些美軍轟炸機雖然假裝飛往莫斯科,但真正的目的是試圖改變讓美軍深陷泥潭的越戰進程。
美國總統尼克松上臺前曾發誓要立即結束越戰沖突。然而,1969年上半年,至少有4500名美軍在越南陣亡。與此同時,在巴黎舉行的越戰和談也破裂。無奈之下,尼克松為了盡快結束越南戰爭,想出了壹個離奇而瘋狂的策略:他決定假裝成“核戰狂”,揚言要對蘇聯發動核攻擊,以至於蘇聯領導人認為他已經走投無路,他真的陷入了瘋狂,不顧壹切的要發動核戰爭。尼克松希望蘇聯領導人會害怕事態真的會失控,從而迫使北越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或失去蘇聯的軍事支持。
據悉,他和國務卿基辛格想出了尼克松的“瘋狂”計劃。它的正式名稱是“長矛行動”。按照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說法,根據博弈論,妳必須讓對手相信妳準備使用最極端的手段,也就是讓對手認為妳瘋了,這樣才能取得主動,讓對手妥協。如果蘇聯認為尼克松已經失控,準備不計後果地發動核戰爭,那麽他將積極幫助美國結束越南戰爭。
當美軍轟炸機飛向蘇聯時,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第壹時間得到了情報。根據轟炸機起飛時的特點,蘇聯軍方知道這些美軍轟炸機攜帶的是核彈。勃列日涅夫無法判斷這是美軍的軍事演習,還是勒索行動,還是真正的核攻擊。
假裝“失控”
當18架核轟炸機在蘇聯東部邊境上空盤旋時,勃列日涅夫要求駐美大使多布裏寧立即與尼克松和基辛格舉行會談。尼克松與多布裏寧會晤後,多布裏寧對逼近蘇聯的美軍轟炸機提出質疑。尼克松立即猛烈抨擊蘇聯,要求莫斯科幫助美國結束越南戰爭。尼克松宣稱,如果他得不到蘇聯的幫助,美國“將按其認為正確的方式結束戰爭”。尼克松隨後走開。根據尼克松此前的“指示”,基辛格對多布裏寧說這位總統“瘋了”。基辛格對多布裏寧說:“非常抱歉,大使先生,總統已經完全失控了。”
尼克松向白宮辦公廳主任哈德曼解釋說:“我要讓蘇聯和北越相信我已經到了不惜壹切代價結束越南戰爭的地步。我要基辛格對蘇聯大使說: “當總統生氣的時候,我們當時無法控制他,他的手隨時都可能放在核按鈕上。”我想迫使北越領導人來巴黎求情兩天後和平。”
“勒索操作”無效
蘇聯大使多布裏寧立即向克裏姆林宮報告了尼克松的威脅。多布裏寧報道:“總統(尼克松)說他永遠不會接受屈辱的失敗或屈辱的條件,他說美國和蘇聯壹樣是壹個大國,他是美國總統美國,他說蘇聯領導人是個意誌堅強的人,他壹模壹樣。”多布裏寧警告蘇聯領導人:“尼克松本人已經失去了對他的控制,即使在與外國大使會面時,他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而這正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想要的。會見蘇聯大使後,基辛格寫信給尼克松:“我懷疑多布裏寧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檢驗我們威脅的嚴重性。”基辛格建議白宮繼續“口頭警告和軍事行動”。 ”。
當年10月30日,尼克松和基辛格下令結束“長矛行動”,18架轟炸機開始調頭返回美國。
不過,尼克松假扮“核狂人”的訛詐計劃顯然沒有得逞。雖然他的“瘋狂計劃”確實驚動了蘇聯,但並沒有迫使蘇聯結束對北越的支持。直到1975年5月7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臺後,繼任的美國總統福特才發表聲明宣布越南戰爭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