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老板,請問還買田黃石嗎

老板,請問還買田黃石嗎

海南只有 黃花梨 呵呵!田黃石(Field-yellow stone),簡稱“田黃”屬於壽山石裏最優良的品種之壹,產於福州市壽山鄉“壽山溪”兩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黃色而得名。

田黃石的產地是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區的壽山鄉壹條約1千多米長,寬2百多米的山溪。田黃石脫離石脈而獨立成塊,長期埋於沙士之中,是“無根而璞,元脈可尋”的石材。田黃石分上阪,中阪和下阪三個地段組成,上阪是靠溪水上遊地區,這兒出產的田黃石透明度高,有通靈感,顏色略顯微黃的白色調為主。由於上遊的水源好,出產的田黃石猶似玻璃壹樣的光澤明亮。田黃石的上品稱“銀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阪區。中阪位於溪河的中間部分,所產之石大多標準而規範,而且石質潔凈濕潤,色澤濃重,石中的蘿蔔紋理清晰,田黃石中的“田黃涼石”、“金裹銀”、“桔皮紅”、“黃金黃”、“楷杷黃”、“雞油黃”等極品,大多產於此阪。下阪因處坑頭壹帶,缺乏水沖性,故石質透明度較差,多為桐油色、暗赭色,紋理較粗。

田黃石有廣義的和狹義的之分:廣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狹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中之發黃色者。在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征等方面,田黃石與壽山石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因其珍稀和昂貴,故早已成為獨立的印章石品種。例如:西泠印社收藏的12方吳昌碩田黃石印章欣賞

廣義的田黃石呈黃、白、紅、黑等色,其中以黃色為最常見。具有珍珠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數透明。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質地致密、細膩、溫潤、光潔。尤為引人註目的是其肌裏隱藥可見蘿蔔紋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表面時而裹有黃色或灰黑色石皮,間有紅色格紋。為田黃石所獨有的外觀特征,素有“無紋不成田”、“無皮不成田”、“無格不成田”之稱。誠然,從石質來說,仍以純凈為貴。

田黃石由於有“福”(福建)、“壽”(壽山)、“田”(財富)、“黃”(皇帝專用色)之寓意,具備細、潔、潤、膩、溫、凝印石之六德,故稱之為“帝石”,並成為清朝祭天專用的國石。史載,清時福建巡撫用壹整塊上等田黃雕刻了“三鏈章”,乾隆皇帝奉為至寶,清室代代相傳;鹹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壹方田黃禦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那枚“三鏈章”縫在棉衣裏。至於民間相傳,田黃石是女禍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又說是鳳凰鳥蛋所變,還傳田黃石可驅災避邪,藏田黃者能益壽延年等等,給田黃蒙上了許多神秘色彩,故田黃壹直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至寶。

田黃究竟從何而得名?簡言之,在稻田裏發現的黃色彩石。田黃石珍稀的原因是因為只有福建壽山村壹條小溪兩旁數裏狹長的水田底下砂層才有。且經過數百年來的連續掘采,壽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無數次,目前已開采殆盡,上乘的田黃早已是無價之寶。古時即有“壹兩田黃三兩金”之說,而今已該是“兩”對“斤”了,故田黃的價格漲勢迅猛。

眼下市場冠以“田黃”之稱的所謂田黃,有的雖有柔美的蘿蔔紋,但外形多不呈卵狀;有的雖黃色濃稠可與田黃媲美,但石肌裏蘿蔔紋較稀亂;有的雖細膩性潔,但石質細而松軟。有人利用呈黃色的荔枝洞石材刻制印鈕假冒田黃出售;或拿杜陵坑中的黃色卵石,欺騙初入門的玩石者;更有甚者則以無數小塊薄片田黃石膠合成大田黃石,或在粗質田黃石上鑲嵌上品田黃石塊,魚目混珠,牟取暴利。

收藏者如何判別田黃石的優劣真偽?

田黃石自從由母礦中分裂出來再埋藏到田間,其間歷經了數百萬年之久,在特殊的環境和特殊條件下,田黃石逐漸地改變了它原來的形態、色彩和質地,出現了其獨具的外觀特征。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石形、石質、石色、石皮以及蘿蔔紋、紅筋等六個方面,我們可依此來鑒定。

石形:田黃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狀,光嫩圓滑,沒有明顯的棱角。這是由於礦塊在遷移滾動過程中,受到溪水不斷沖刷研磨的結果。田黃石的質地濕潤可愛,為微透明或半透明體。如果仔細觀察,會煥發出壹種其它石材品種所不具備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黃石”顧名思義,是壹種黃顏色的寶石。盡管按照色相來區分,有田黃、白田、紅田、黑田以及銀裹金、金裹銀等品種,但無論什麽色彩的田黃石都是以黃色作為它的基調,只不過偏白、偏紅或偏黑而已。比如“紅田石”其色近橙黃如桔皮,絕不可能出現桃紅、朱紅和血紅的色彩;“黑田石”則黑中帶赭;即使被稱作“白田”的田黃石,也並非純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帶淡黃或蛋清色。

石皮:多數田黃石的外表都有黃色或黑色的皮層包裹著,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掛皮,形態變幻無常,雖然也有壹些田黃石因為色皮極薄,壹經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黃石的顏色都不是表裏如壹的,通常是由表皮向裏層逐漸轉淡,乃至泛白。這種色彩的變化規律,塊頭大的田黃石尤為明顯。

蘿蔔紋:凡是透明度較強的田黃石,在強烈的光線下觀察,它的肌理往往隱約可見到壹條條細而密的紋理,其形狀猶如剛剛出土的白蘿蔔纖維,故有“蘿蔔紋”之稱

紅筋:紅筋是指田黃石表層偶爾出現的紅色筋絡,紅如血,細如絲,俗稱“紅筋”又叫“血絲”。它是田黃石在遷移過程中產生的細裂紋,經土壤中氧化鐵滲透而形成的格紋。

田黃石的真偽鑒定,主要是依靠肉眼進行,根據上述外觀特征基本可以辨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