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最經典的壹首詩
鄭板橋最經典的壹首詩:《竹石》
全詩內容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她紮在巖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詩賞析:
首句用擬人手法形容竹子的紮根於散亂、破碎的巖石之中,不怕土薄石堅,基礎不牢,卻像鋒牙利齒壹般,壹旦咬定就不放松。“咬定”寫其堅定不移的形態。第二句“立根”言其本性孤高而不隨俗,可見其紮根之深且穩。
壹個“原”字有推其根源之意,正因為此竹“立根原在破巖中”,以青山為家,才生長得更為堅勁挺拔。這就生動地刻畫出了竹子堅勁、頑強的性格。
第二句既為第壹句作了解釋,又為後兩句張本。有了前兩句的鋪墊,自然地引出了第三、四句,第三句“還”字有仍然之意,又有反而之意。第四句,壹年四季的霜打雪凍,千般磨折,萬般打擊,它反而更蒼勁挺拔,堅韌不移,頑強不屈。
這就進壹步描繪了竹子無視環境壓力的豪放氣概。這既是竹子的天賦稟性,也是詩人所憧憬和所追求的。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詩人在贊美竹子的堅定頑強中,隱寓出自身的剛勁風骨。
詩的創作背景:
題畫詩濫觴於六朝,成熟於唐,勃興於宋,元、明、清三代皆有發展,尤其至清代達到繁盛,各體兼備,數量浩繁。在清政府統治的政治高壓和文化專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於藝術的小天地中,抒發胸臆。自然山水、花鳥野趣,往往成為文人、畫家遣興娛懷、托物言誌的對象,大多數清代文人或畫家都有題畫詩。
這首詩是鄭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圖》上都題有此詩,落款內容與時間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異。“破巖”時為“亂巖”“亂崖”“破崖”,“萬擊”又作“萬折”,“堅勁”又為“堅凈”,“東西南北風”曾為“東南西北風”“顛狂四面風”。
可見他對此詩非常喜愛,常應邀作畫題詩贈友,旨在表情達意、借物抒懷,因而時時隨興而為、揮寫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