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神經官能癥吃什麽藥?
1、治療
西醫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與神經官能癥相同。
壹般患者不必臥床休息,但可根據病情輕重在治療期適當減輕或調整工作,合理安排生活,適當參加體力活動,尤其應強調精神因素的調整,加強醫患合作,充分做好疾病的解釋、說明。
1.小量鎮靜藥安定5mg,每晚口服壹次;利眠寧10mg,每晚口服壹次。
2.植物神經調節劑谷維素10mg,口服,每日三次。
3.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10~20mg,每日3~4次口服;倍他樂克25~50mg,口服,每日2~3次。
2、病因
神經功能失調不同個體的神經系統功能狀態不同,對客觀刺激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同樣環境或條件下,某些人較易發生神經功能失調,因而有易患神經官能癥的傾向。精神因素在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發病上起重要作用,如焦慮、情緒激動、精神創傷或過度勞累均為常見誘因。也可由於患者缺乏對心臟病的認識,對某些生理性心血管功能改變或某些醫學術語產生誤解,或被錯誤地診斷為“心臟病”後,造成患者精神負擔加重、緊張和焦慮而誘發本病。此外,由於器質性心臟病或重病後體力活動減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煉以至稍事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或耐受者,也容易產生過度的心血管系統反應而致本病。2.β腎上腺素能受體功能亢進此類患者多為年輕人,其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並常同時伴有高動力循環的表現,如左心室噴血速度增快,心排血量增加,動脈搏動增強和偶見的收縮壓升高,此類病人對心得安等β受體阻滯劑反應良好,應用此類藥物,常可使癥狀完全消失。
3、癥狀
癥狀繁多易變,時好時壞,反復發作,少數病人病程可達數年至十余年之久,除心血管系統的癥狀外,尚可有神經系統或其他系統的癥狀。本病癥狀常在受驚、情緒激動或久病後首次出現,入睡前、欲醒和剛醒時,以及情緒波動等狀態下最易發作,過度勞累或情緒改變可使之加重。心血管系統最常見的癥狀是心悸、心前區疼痛、氣短或過度換氣;此外尚有乏力、頭暈、失眠、焦慮等壹般神經系統的癥狀。心悸是本病最常見的癥狀,患者能感覺到心跳、心前區搏動和心前區不適,運動後或情緒激動時癥狀更加明顯;心前區疼痛的部位常不固定,以位於左前胸乳部或乳下者為多見,也可在胸骨下或右前胸,疼痛的性質不盡相同,大多為壹過性刺痛,每次持續1秒至數秒,或呈持續性隱痛,發作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體力活動當時常無心前區疼痛發作,但活動後或精神疲勞後,甚至休息時均可出現;氣短主要是患者主觀上感到空氣不足、呼吸不暢,呼吸頻率常不增快。屋內人多擁擠或通風較差的地方容易引起發作。喜嘆長氣,嘆息樣呼吸後便感舒適,長時間過度換氣可致呼吸性堿中毒,伴四肢發麻、手足搐_,頭暈等表現。
4、預防
1.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2.生活有規律,合理安排生活,盡量做到勞逸結合。
3.避免過度緊張,不宜從事持續時間過長、註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4.嚴重失眠者應對癥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