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

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

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

 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神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隨後葉光富迎接翟誌剛、王亞平進艙,三人緊緊相擁,場面令人感動。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

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1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11月7日,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身著我國新壹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中國首位出艙航天員翟誌剛時隔13年後再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煙臺姑娘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壹步。

  出艙活動規劃了兩到三次

 翟誌剛率先出艙,他出艙後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王亞平說,“我壹會兒出艙,感覺良好!”葉光富說,“我下次出艙,感覺良好!”

 兩名出艙航天員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後,將在機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開展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艙外典型動作測試、艙外互助救援驗證等作業。據了解,王亞平穿的新款艙外服有特殊設計:與其他艙外服不同,新款艙外服有國旗上星星的顏色。其間,在艙內的航天員葉光富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

 葉光富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是規劃了兩到三次出艙活動。“這些任務需要三個人***同去完成,那麽有的可能傾向於誰是主操作,誰是去輔助的操作和進行提醒、幫助的這麽壹個角色,這個我們可以在空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安排。”

 翟誌剛表示,每壹次出艙需要完成的任務都不壹樣,這就是出艙活動在現代空間站搭建過程中具體的壹些應用。“我們天上進行的科學研究的實驗項目比神舟十二號的更多了,因為我們飛行的時間更長。”

 在軌飛行期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除了將開展壹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以外,還將擇機進行在軌遙操作交會對接任務。

 “所謂的遙操作就是我們在空間站,遙控壹個航天器與空間站進行對接,在我們神舟十三號任務中就有這麽壹項特殊的任務,這個是神舟十二號任務裏頭沒有的。”翟誌剛說。

 王亞平告訴記者,“除了任務要做實驗,我們也希望多做壹些比如說航天科普教育,就是讓太空跟普通大眾能有壹個近距離的接觸,讓大家能近距離地了解我們的太空、我們的太空生活,也感受壹下太空這種神奇美妙的這種感覺。”王亞平變身發型師

 進入太空的這段時間裏,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保持天地同步作息,其間翟誌剛、王亞平還協同配合,給葉光富理了發。

 在2021年10月31日下午4點左右的壹段畫面中,三名航天員正在做理發前的壹些準備工作。翟誌剛用雙腿固定住殘渣收集器,進行組裝。由於太空中沒有重力,剪下來的頭發會四處飄散,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使用到特殊的太空理發裝置:推發器通過軟管與殘渣收集器相連,可以及時將剪下來的頭發吸入殘渣收集器裏。準備工作做完後,剪發正式開始,王亞平先用剪刀為葉光富修剪頭發,翟誌剛幫忙用收集裝置及時把碎發收集起來,葉光富則手拿鏡子,不時對發型提出壹些建議,三個人配合相當默契。

  神十三乘組首次演練緊急撤離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進入太空已經二十多天了。這些天,除了為首次出艙任務做準備,他們還進行了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

 近日,記者在航天員中心的航天員支持中心的監控大廳看到,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正在進行他們在軌工作的第壹次緊急撤離演練,這壹次的演練主要是模擬核心艙遭遇撞擊,內部產生了失壓的情況,三名航天員要緊急撤離到神舟十三號的返回艙當中。

 太空環境復雜又危險,空間站面對的主要威脅之壹,是來自外部碎片的撞擊,這次演練的主要目的,就是確保空間站損壞失壓後,航天員能夠安全撤離。演練以空間站失壓報警開始,航天員翟誌剛迅速通過儀表進行判斷,葉光富則迅速打開應急氣瓶,確保艙內壓力穩定。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王春慧告訴記者,“艙壓下降到多少,下降速率是多少,就開始要進行相應處置。把應急氣瓶打開以後,馬上要兩個航天員去各自判斷,初步判斷壹下哪個地方出現了泄漏,如果沒有的話,盡快去看看載人飛船有沒有泄漏,如果載人飛船沒有泄漏的話,要進行各自的艙門的關閉處置。”

 航天員王亞平和葉光富迅速關閉了天舟二號和天舟三號艙門,僅用幾分鐘,三名航天員就撤離到了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整個演練天地配合順暢,處置快速得當。

 王春慧表示,實際上在空間站整個設計中,是以航天員的生命安全為設計的最高、最嚴格標準的。所以空間站在設計中考慮了各種的故障預案,它的壹個核心就是要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包括這種艙壓的失壓、失火等這些都在整個故障預案設計範圍內。

神舟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過程2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11月8日1時16分,神十三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

 隨後葉光富迎接翟誌剛、王亞平進艙,三人緊緊相擁,場面令人感動。

 本次出艙任務,航天員在太空的時間長達6個小時,三名航天員在這6個小時內完成了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安裝大小機械臂的級聯裝置。專家介紹,機械臂轉接件是壹個圓盤形狀、兩頭各有壹個適配器、大小機械臂的末端捕獲設備分別抓住轉接件的兩端來實現大小機械臂的組合,為後續空間站的正常運行與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航天任務的亮點在於,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中國在軌駐留時間最長的女航天員。王亞平成功的完成任務,這也意味著女航天員也能讓科學研究更具全面性和兼顧特殊性。如同地面上的生活和工作壹樣,太空中的科學研究和工作也需要男女合作,而且女性的性格特點更有利於協同工作。

 航天員此次成功出艙,意味著他們的出艙能力、應急能力得到了有效驗證。中國航天將帶給億萬國人更多“我心飛翔”的感覺,將讓億萬國人看到更多“太漂亮了”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