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10深度評測
包裝和外觀
包裝盒大體延續了Note9的風格,只有壹根筆。配件方面變動比較大的就是Type C的AKG耳機和25W充電頭,數據線換成了C2C。
和S10+壹樣的自帶菲林貼膜的,熟悉的玻璃觸感熟悉的邊角貼歪,體驗極佳但不耐磨,加上壹個軟矽膠殼,這又是壹部買來能直接拿走用的旗艦手機。
Note走到2019也算是迎來了十周年,今天就讓我們先溫故再見新。
Note7這臺2016年的機器如果放到今天要我評價:呃 它不是好不好看的問題,它真的是那種,很特別的那種。珊瑚藍和香檳金的撞色搭配,誇張的曲率造就視覺上極致的側邊框,好像在說:在座的各位Note都是垃圾。
在嘗到全視曲面屏的甜頭後,Note8打出了‘大有可為’的slogan,機身長度增加不到1cm,屏幕尺寸卻從5.7大幅度提升到6.3寸,但作為主打商務的Note旗艦,電池容量低於同年的s8+也是尷尬。講Note9的外觀,我真是,這管牙膏擠的差點沒吸回去,稍微意思意思縮窄點額頭下巴,幾乎退居和iPhone差不多的側邊框,拿著還硌手,要不是我這臺是白色,說Note9是近兩年最醜的Note也不過分。
Note10國行版暫時只有莫奈彩,麥昆黑和密斯白三種顏色。從S10的皓月白開始,我就感覺到三星蠢蠢欲動就想玩漸變色了,妳看這次的莫奈彩就直接放飛自我了。
莫奈這個詞源於壹種法國繪畫風格,屬於印象派,它比較善於捕捉光和影。實際效果還真有點印象派的感覺,壹些角度它就是單純藍藍的銀色,臺灣地區它也叫星環銀,但只要有燈光,它就能折射出五顏六色像彩虹壹樣的光影,非常絢麗;但亮面也非常容易沾指紋,並且這個折射會隨妳身邊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微博上看了幾十張實拍圖,顏色沒壹個重樣的,這才是最騷的。
但有時候這種五彩繽紛有點像汽油灑在馬路上,或者是像壹張過去的CD,透漏著夜店style,想hold住還是挺難的。當然作為壹部六七千的旗艦手機,這個顏色我是覺得比那些兩三千,後背又帶X又帶V的光影看起來順眼,當然我絕對不會買這個顏色來用。
密斯白拿到機器後我非常喜歡,就是單純的白色,和Note9的雪白色比,這個給人感覺更溫和,偏米白色,相比之下Note9的白有壹種冰冷感,淺色沾染指紋效果也相對較輕。
麥昆黑和S10的黑色相似,有點泛青,屬於那種沒什麽亮點,也沒什麽毛病的顏色,奧對了,這個指紋效果特別嚴重,並且正面看可能感覺邊框會寬壹些。
Note10在保持6.3英寸屏幕的同時,機身三圍尺寸和重量大幅度縮減,這不就是之前在某個瞬間我幻想的小屏Note嗎?
而Note10+也算是對得起這名字,直接把屏幕尺寸帶到了6.8,是歷史上屏幕最大的Note,整個機身比S10+都要大壹圈,它和Note10的輕盈小巧反差非常明顯。
但考慮到相似尺寸的iPhone XS Max都要200多g,安卓機的厚度也都逼進9mm了,三星Note10+還能把手機控制在7.9mm,198g之內也是真的強。
歷年Note系列的外觀都會和同年S大差不差,更多是設計風格的區別,之前我說S10是最不像S的S系手機,因為它壹改之前的圓滑R角,太方了。
沒想到Note10還能更方,這手機打眼壹看全是棱角。但細看側邊過渡都很OK,摸機器兩側妳幾乎感覺不到中框的存在,整體握持感受和我的陶瓷版S10+相近,只不過更方正的機身也會加劇它的硌手感,這點不如S10+。就正臉來說,Note10不僅秒殺了Note9,連S10+都沒放過,額頭下巴進壹步縮窄,更直接的直角屏幕,這個下巴和iPhone難舍難分。
聽筒非常隱蔽,隱蔽到就算我告訴妳,妳都不壹定能看到的那種。
兩側邊框超越了Note9,Note8,但和當年的巔峰note7比還是差點,只不過這次屏占比的提升,真的有壹種,我在握著整塊屏幕的感覺,唯壹的槽點可能就是上方這個小攝像頭。
S10+的藥丸雙攝到今天我都認為沒啥實質性意義,這次Note10都改成了單攝,直徑分別縮小到了4.3和4.4mm,先不談個人喜好,這個位置確實比S10更合理,放在兩側對通知欄和遊戲視頻等內容影響都太大。
但經過正面驚艷的洗禮後,我們把手機翻到背面,相信會有人和我壹樣有點失落,曾經Note堅持的攝像頭橫置排布就沒了,壹股華為P30的感覺
三星果然還是難逃真香定律,Note10+因為TOF多了兩個黑孔。
第二個失望點就是三星堅持多年的3.5mm的耳機孔,這次終於Go Die,據說這麽說是為了騰出100mAh電池容量,妳覺得這麽做值嗎?
第三,Note10去掉了心率檢測等傳感器,雖然我從來沒用過,但也算是壹個遺憾吧。電源鍵從S10+上非常難按的位置,換到了壹個還是比較難按的位置,之前截屏壹個手輕輕松松,現在夠嗆了,右側空空的需要適應壹下,但平心而論,這個位置右手持機食指夠壹下不難,鎖屏還是可以的。
Bixby可以通過長按電源鍵呼出,關機被設定成了長按電源+音量-,甚至三星「貼心」地幫妳在通知欄,加了壹個關機的選項,如果妳不用Bixby,可以去設置中把電源鍵設成長按關機。Note10+保持了三選二的與或卡槽設計,而Note10只能裝兩個SIM卡,不支持內存拓展。
不過底部挖孔多年不對齊的毛病,在Note10上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指紋位置上移,相比S10+更容易按到,識別速度我甚至覺得比S10+快壹點,但辣雞的過渡動畫和偶爾抽風的反應遲鈍,讓Note10的超聲波指紋體驗還是和S10+的水準相近,提高解鎖成功率的方法就是別讓手指太幹,記住識別區域,按壹下不要停留太久。掌握這些,妳成功順暢解鎖的概率就能到達七八成。
Note10外圈的防水膠處理非常嚴密,但並沒有做到之前網上爆料的IP69,依舊是IP68。
防塵防水各種IP數字都是老生常談了,但IP69也確實是在Note10發布之前才開始被人關註的。根據資料顯示,IP69是指能夠承受EN60529和DIN40050-9中定義的熱蒸汽沖刷測試,能提供水壓在100bar,溫度80℃的防護。壓力直接作用在感應器上,以30度的角度遞進,(0,30,60和90度),在每個角度持續30s,***120s,期間可以防止水的進入。
很多人壹看這個,啊熱水還能防沖刷,那不是以後可以邊沖澡邊玩手機了?其實不然。這裏面很大的壹個誤解就是:當妳滿足IP69K,它可以向下自動「兼容」IP67或者68,根據IP69K的定義,很明顯這個只是具備防沖刷壓力,並不適用於浸在水中,這完全是兩種場景,IP69X更常見於釀酒廠,洗車廠或者飲料廠,並不適合被用在完全浸沒在水中的場合。另外很多人對IP防塵防水等級還有誤解,認為IP67或者是IP68是允許妳把設備放到水裏,在它規定泡水的時間內,還能正常工作,這是錯的。這些防水等級只能保證在規定條件浸水後,當設備從水中取出來,仍然能正常運行,所以我們之前說別管是IP67還是68,現階段的防水更多是防意外,天天泡水裏用,妳的手機不壞誰的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