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紅薯怎麽做成粉

紅薯怎麽做成粉

問題壹:紅薯 怎麽磨成粉啊 做法:

把紅薯切片曬幹,曬幹後把薯幹碾碎,再用磨磨成粉。

補充:

紅薯(英文: sweet potato)原名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南方俗稱地瓜(東北話紅苕、紅芋、白薯、茴芋、紫薯、甘薯、朱薯、金薯等,又名山芋、甘薯、番薯、白芋等。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壹年生草本植物,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鬥狀,長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

紅薯塊根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含糖1.5%-5%。

紅薯塊根具有活性成分,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美容等功效,有“長壽食品”美譽。另外,塊根常除供食用外,還可以制糖和釀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澱粉、提取果膠等,制取的澱粉可以制作粉條和粉皮,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

問題二:怎樣制作紅薯澱粉 鮮薯澱粉的生產人多采用傳統的酸漿沈澱法。其具體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洗滌:將鮮紅紅薯放在盛有清水的木桶、水泥池或缸內,用人工清洗。洗好後,在噴水籠頭下沖洗,再瀝去余水。

(2)破碎:將洗凈的鮮薯用人工或破碎機破碎成約2厘米見方的碎塊。

(3)磨碎:將鮮紅薯碎塊送入石磨或金鋼砂磨加水磨成薯糊(鮮薯的重量和加水量之比為1:3)為了使澱粉容易沈澱,可在磨碎時加入少量石灰水(100毫升水中加灰0.35公斤)。

(4)過濾:將薯漿倒入用細砂布做的吊包內(80目以上)向缸內過濾,邊過濾邊加清水,直到把澱粉濾凈(濾下的是清水)為止。然後,除上吊包內的薯渣,再加入新的薯漿繼續過濾,待濾下的薯漿占缸容積的80%時,再向其他缸裏過濾。

(5)兌漿:將過濾得到的澱粉乳倒入沈澱缸中,隨即按比例加入大漿和水調整澱粉乳的酸度和濃度,用木棒充分攪拌後,使其靜置沈澱。加入大漿的量為澱粉乳量的1/50,此時澱粉乳的PH值在5以以上。若氣溫高,發酵快,大漿用量可酌量減少。

(6)撇缸:兌漿靜置沈澱完成後,即可進行撇缸,將上層汁液用瓢取出或由缸的開口處放出,留在缸底層的為澱粉。

(7)坐缸:在撇缸拍,底層的澱粉中仍含有壹定量的雜質,因此須進―步通過水洗的方法將雜質排去。註入清水時,不停地攪拌使再成澱粉乳,然後靜置沈澱。在沈澱的過程中,起酸漿發酵作用,故稱坐缸。坐缸溫度為20℃左右,在冬季必須保溫或加熱水混合。坐缸發酵必須發透。在發酵過程中應適當地攪拌,促使發酵完成。壹般坐缸時間為24小時左右,夏季時相應縮短時間。發酵完畢澱粉沈澱。

(8)撇漿:坐缸所發生的酸漿稱為大漿。撇漿即是將上層酸漿撇出作為兌漿用。

(9)過篩:撇漿後的粗澱粉含雜質較多,必須過壹次篩,將粗澱粉置於120目細篩.加水1:1稀釋進行過篩。篩下物為澱粉,轉入小缸。

(10)小缸:過篩後的澱粉,仍含有少量雜質,註入清水洗滌,然後靜置沈澱,約需24小時,此時應防止出現發酵現象。

(11)起粉:沈澱完畢後,上層液體稱為小漿,取出後可與大漿配合使用,或作為磨碎用水。撇出小漿後,用鐵鏟將缸內澱粉取出。

(12)吊包:鏟出的澱粉,壹般含水量為50--60%。幹燥前先置於幹凈的白布中,懸掛起來脫水(約需6小時),待澱粉幹固,即可進行幹燥處理。

(13)幹燥:脫水後的澱粉,從布包中取山,切成小片或小塊放在盤中,置於日光下晾曬,並隨時翻動,不斷棄碎粉塊,曬幹斤在槽內碾碎,過篩後即可包裝。濕澱粉也可置於烘房烘幹到含水量14%以下,然後粉碎、過篩、包裝。

問題三:紅薯粉怎麽做 地瓜剛從地裏收回來,要經過清洗,要洗得仔細,不然做出來的地瓜粉會有砂子。輾碎後的地瓜碎,要放到水裏充分的溶解,然後用細密的編織帶進行擠壓,有些還在墊成紗布,擠壓後流出的溶液,看上去很臟,但是經過數天的沈澱,凝固物就是白色的。做這些事,還真是體力活,地瓜碎起碼要經過兩次清洗,絲毫不浪費,做起來很累人。大桶小桶都裝滿了。需要放置數天進行沈澱。 幾天後,再用鍋鏟壹塊壹塊的放到籮上面曬,很白吧,沒有想到那團“汙水”出來的會是這樣子的成果吧,有點鳳凰重生的味道。曬幾天後,再搞碎點,徹底把水份去除掉。 曬後的塊狀地瓜粉輕輕壹碰就碎了。 剩下的產物,曬幹後可以餵雞鴨,沒有絲毫的浪費。

問題四:紅薯粉如何做成粉絲 小時侯見到大人將拌和好的紅薯澱粉放在木頭雕制的大馬瓢中,馬瓢底部有許多小洞。由壹人端著馬瓢站在燒著開水的大鍋旁,另壹人用拳頭錘擊馬瓢中的澱粉,澱粉從馬瓢底部小洞擠壓出來變成了白色的線條,線條徐徐落入鍋裏開水中,瞬間晶瑩剔透的紅薯粉絲就可以從鍋裏撈出來了。這時的粉絲加配料後是最鮮美的,以後我沒再吃到過了。當然大鍋裏不斷的撈出來的粉絲是掛在竹竿上曬幹備用的。

如對妳有幫助,望采納,謝謝

問題五:紅薯粉怎麽做 制作方法

(1)選薯。選表面光滑、無病蟲為害、無青頭、大小適中的紅薯,去小留大。

(2)清選。將選好的紅薯裝入籮筐,放入水中。洗去泥土、雜質。削去兩頭和表面根須。

(3)粉碎。清選好的紅薯應及時用磨碎機切碎,再磨成漿液。打漿時應邊磨邊加水,磨得越細越好,使細胞內的澱粉顆粒盡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

(4)過濾。目的是實現皮渣和澱粉分離。壹般采用2―5尺吊漿布作濾袋進行過濾,***濾兩次。第壹次漿液對稀壹些,第二次對濃壹些。然後將濾液送人沈澱池(皮渣可作為飼料)。入池靜置兩天後,放出池內上層清液。加入原來水量1/3的清水進行攪拌,再過濾壹次。這次濾液進入小池,靜置沈澱。

(5)曝曬澱粉。當池內水已無混濁現象,即全部澄清後,排幹上層清液。舍去澱粉沈澱層表面油粉,把下層澱粉取出吊成粉砣(即粉團),移到曬場曝曬。當粉砣內水分蒸發壹半時,再把粉砣切成若幹份,進行曝曬。曬場設在背風向陽的地方,以防灰塵汙染。

(6)打漿糊。此道工藝是決定粉絲質量的關鍵。按每500克澱粉加25克明礬,對冷水2.5―3千克攪拌,再放人大鍋內煮沸,並不斷攪拌,成熟度達8―9成即成(形成糊化澱粉)。打成的漿糊,可對其他澱粉,攪拌成適度的軟面團。

(7)漏絲和冷卻。漏絲前備好兩口鍋(型號為8),冷水缸兩口和中型48孔的漏勺。由於紅薯粉絲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絲漏勺的稍大。漏絲時,漿糊要充分攪拌均勻,邊攪邊加溫水,水溫為50°C左右。手抓起壹團粉糊,讓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斷,說明稀稠適度,可開始漏絲。預備壹鍋開水,不斷補入漏鍋中當漏鍋內水近沸騰時(97―98°C),進行漏絲,讓粉團經漏勺孔眼下流,逐漸延長變細,成為粉絲(有條件的最好用粉絲機)。粉絲沈人鍋底糊化後,再浮出水面時,隨即撈出,放入冷水缸降溫,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經另壹冷水缸再行冷卻,並不斷擺動,直至粉絲松散成條為止,然後放在室內,冷透後拿出室外曬絲。

(8)曬絲。將粉絲拿到背風向陽的場地,進行掛曬。曬幹後即可整理包裝成成品。

3、成品質量要求

粉絲粗細均勻,色澤壹致,幹爽透明,韌力好,不易折斷。

問題六:紅薯粉絲的制作流程 選薯。選表面光滑、無病蟲為害、無青頭、大小適中的紅薯,去小留大。2.清選。將選好的紅薯裝入籮筐,放入水中。洗去泥土、雜質。削去兩頭和表面根須3.粉碎。清選好的紅薯應及時用磨碎機切碎,再磨成漿液。打漿時應邊磨邊加水,磨得越細越好,使細胞內的澱粉顆粒盡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4.過濾及曝曬澱粉。目的是實現皮渣和澱粉分離。壹般采用2―5尺吊漿布作濾袋進行過濾,***濾兩次。第壹次漿液對稀壹些,第二次對濃壹些。然後將濾液送人沈澱池(皮渣可作為飼料)。入池靜置兩天後,放出池內上層清液。加入原來水量1/3的清水進行攪拌,再過濾壹次。這次濾液進入小池,靜置沈澱。當池內水已無混濁現象,即全部澄清後,排幹上層清液。舍去澱粉沈澱層表面油粉,把下層澱粉取出吊成粉砣(即粉團),移到曬場曝曬。當粉砣內水分蒸發壹半時,再把粉砣切成若幹份,進行曝曬。曬場設在背風向陽的地方,以防灰塵汙染。5.漏絲和冷卻。漏絲前備好兩口鍋(型號為8),冷水缸兩口和中型48孔的漏勺。由於紅薯粉絲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絲漏勺的稍大。漏絲時,漿糊要充分攪拌均勻,邊攪邊加溫水,水溫為50°C左右。手抓起壹團粉糊,讓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斷,說明稀稠適度,可開始漏絲。預備壹鍋開水,不斷補入漏鍋中當漏鍋內水近沸騰時(97―98°C),進行漏絲,讓粉團經漏勺孔眼下流,逐漸延長變細,成為粉絲(有條件的最好用粉絲機)。粉絲沈人鍋底糊化後,再浮出水面時,隨即撈出,放入冷水缸降溫,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經另壹冷水缸再行冷卻,並不斷擺動,直至粉絲松散成條為止,然後放在室內,冷透後拿出室外曬絲。6.曬絲。將粉絲拿到背風向陽的場地,進行掛曬。曬幹後即可整理包裝成成品。

問題七:紅芍粉的制做,是怎樣把紅薯從壹個壹個制成粉末狀的? 這個有兩種,壹種是紅薯粉,壹種是紅薯澱粉

紅薯粉壹般只做窩窩頭、紅薯糕什麽的,是先將紅薯切片曬幹,然後磨成粉

紅薯澱粉則是從紅薯裏提的粗澱粉,紅薯粉條就是用紅薯澱粉做的。是將紅薯磨碎,然後加清水漂洗,過濾除渣,然後濾液就是澱粉乳了,經離心或者自然沈澱,分離出來弄幹就是紅薯澱粉了

問題八:怎麽用紅薯粉做成粉條 紅薯做成粉條有不同工藝,所采用的機械也是不壹樣的。首先是紅薯要先做成澱粉:主要的工藝有:紅薯-清洗-粉碎-分離-除沙-凈化-濃縮-精制-脫水-幹燥;然後是用澱粉加工粉條,有不同的工藝,粉條加工設備主要有三種型式,壹是擠出式的,也稱自熟式,工藝簡單,易操作,投資相對較小,壹般用上合漿機和粉條機兩樣設備,投資在5000-6000元就可以;另壹種是漏瓢式,也就是傳統加工方法,設備簡單,工藝復雜,經驗性強,有簡易設備,整套下來只需要1萬元左右,但也有自動化壹點的用汽鍋和鏈傳動的,投資稍大,10萬元左右,以上兩種如果想常年加工,要加配冷庫,投資在5萬元左右(都指的小規模加工)。第三種型式是自動化的粉條生產線,可以直接出幹的粉條,條形筆直,晶瑩透明,粉條質量和純手工十分接近,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設備,但投資大,壹般在100萬元左右,大有取得傳統粉條加工之勢。現在有實力的單位都是上的這種線。 具體的設備和選型,妳可以到固德威薯業公司的網站去了解,內容比較全面。

問題九:紅苕粉如何制作 紅薯,學名是甘薯,各地稱法不壹樣,如:山東及東北的壹些地方稱地瓜,河北稱白薯,四川、湖北稱紅苕,安微、江蘇等地稱山芋或紅芋。 紅薯粉的制作現在正在逐步走向機械化,澱粉及粉制粉的質量也有很大提高。

紅苕全身都是寶。苕藤、苕蒂、苕渣、苕皮都是餵豬的好飼料。紅苕葉、稈是壹道好萊肴,鄂東南的紅苕葉、稈銷往港澳等地。紅苕可當主食,同時可做出各種各樣的時尚菜肴。日本科學家排出20種對腫瘤病有抑制效用的蔬菜食品中,生熟紅苕排名壹二位,當今紅苕竟成了風靡西方國家的保健食品。

紅苕含蛋白質、鈣、磷、核黃素、葡萄糖等成份,營養豐富,味道甜美。大冶的土質好,礦物質豐富,所以紅苕尤為獨特,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吃壹餐紅苕,感嘆不已。

紅苕的吃法諸多,鮮紅苕可煮、燜、烤、炸,做苕圓子,打苕角,還可以切片,刨絲曬成紅苕幹,並可加工成苕粉。紅苕粉可作佐料。夾紅苕粉砣,做紅苕粉粑,苕粉糊等食用。苕粉與藕拌合可做成藕圓子,與魚肉拌合可做成魚圓子或魚面,與芋頭合拌可做成芋頭圓子。大冶地區新春佳節,用紅苕粉做芋頭圓子過早,大年初壹,吃上壹碗芋頭圓,預兆團團圓圓,事事圓滿。以上各種用紅苕粉拌制而成的食品,味道鮮嫩,甜美,別有壹番風味。

紅苕粉的傳統制作方法是:

每到紅苕收獲時節(中秋以後),男女老少都去挖苕,將從地裏挖出的苕挑到水塘邊壹濯再濯,洗盡泥土,再用手工將洗盡的紅苕磨成泥狀(現在多用機械破碎成糊狀)。每當此時,男子挽起袖子和褲筒,站在磨邊使勁地磨,手背上的肌肉壹鼓壹鼓的,給人壹種無盡的美感,女子站在旁邊,將壹場四方形的棉布用兩根木棍交叉,用繩子系住四個角,形成壹個口袋子倒入磨好的苕泥,再滲入水,她們也挽起袖子雙手均勻地來回、上下搖動著布袋子,不時用手拌動壹下袋內的苕泥,盡量地將澱粉和著水壹起排到袋底下的木桶內。這時也是孩子們忙碌的時候,忙著提水、拿苕,也有的在旁邊蹦呀、跳呀、喊著、鬧著,從地頭到塘邊,到處是肩挑手提的人們,簡直是壹幅農村豐收圖。

從袋內排出的含高濃度澱粉的水,在桶裏沈澱了三五天之後,便可見桶底有壹層厚厚的白色沈澱物,這便是苕粉,去掉桶裏的水將苕粉用鏟子鏟出,用簸箕將粉曬幹,便可食用。

紅苕粉已制成了,剩下的苕渣不要小看,它不但是上好的牲豬飼料,人也可食用。將苕渣捏成球狀(小皮球大),放在幹凈的平臺上,任日曬、夜露、雨淋、雪壓、霜凍無妨。放40~50天後,取苕渣球加工成粉,兌適量水做成苕渣圓子,蒸熟後,將油鍋燒熱,放適量姜末、鹽、醬油、蔥花、五香粉等作料炒食,油光發亮,柔軟可口,老少皆宜。

問題十:紅薯 怎麽磨成粉啊 做法:

把紅薯切片曬幹,曬幹後把薯幹碾碎,再用磨磨成粉。

補充:

紅薯(英文: sweet potato)原名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南方俗稱地瓜(東北話紅苕、紅芋、白薯、茴芋、紫薯、甘薯、朱薯、金薯等,又名山芋、甘薯、番薯、白芋等。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壹年生草本植物,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鬥狀,長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

紅薯塊根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含糖1.5%-5%。

紅薯塊根具有活性成分,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美容等功效,有“長壽食品”美譽。另外,塊根常除供食用外,還可以制糖和釀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澱粉、提取果膠等,制取的澱粉可以制作粉條和粉皮,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