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香芋屬於哪兒的特產
樂昌出產優質香芋歷史悠久,其中以河南鎮的張溪香芋品質最優。張溪村位於九瀧十八灘出口的右側,小垌張溪水流淌其中,垌面寬闊平坦,土質為稀流沖積沙壤土,土層深且肥沃,所產香芋個大肉嫩,內有檳榔花紋,煮熟時松軟如棉,香氣四溢,令人聞之垂,向來為宴請嘉賓喜上名菜。省內及港澳諸多大酒家制作“香芋扣肉”時,廚師多指名要購買張溪香芋。張溪香芋原種植面積350多畝,年產約280多噸,目前已開發擴種至1100多畝,年產可達900多噸。(韶關)
張溪香芋產於樂昌市北鄉鎮、樂城鎮、長來鎮、廊田鎮。在武江樂昌峽口右岸、趙佗城遺址附近,即樂昌市樂城街道張溪村所種植的香芋最具有代表性,張溪香芋因此而得名。
張溪香芋的種植歷史悠久,據清康熙五年(1666)續修的《樂昌縣誌》有關種植芋的記載,樂昌種植芋的歷史已超過340年。民國二十年(1931)重修《樂昌縣誌》記載到:廣芋之美者,首黃芋,次白芋,次紅芽芋;以南芋為最,惟南芋大、色紫生砂,甚可食,與紅薯並登,如稻,有大米之稱。“南芋”即張溪香芋。
樂昌市的張溪香芋,球莖重量≥2.5kg,長度≥30cm;芋形端正,呈紡錘形或圓柱形,表皮黃褐色,皮薄,光滑,肉質結構緊密,質粉,酥松無渣、芋香濃郁;直鏈澱粉≥4.0%,支鏈澱粉≥15.0%,蛋白質≥2.0%。2008年,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後種植面積達485公頃,總產量9821號,市場平均售價達10元/公斤,比保護前提高了25%;畝產值上萬元,平均每公頃產值已達20萬元,總產值約9700萬元,純收益約8400萬元,使近3500戶農戶致富。農民依靠種植香張溪芋致富,壹座座俗稱“香芋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錯落有致,農戶依靠香芋致富,家用電器齊全,燒飯用液化氣,擁有汽車和摩托車的農戶已不罕見,農民生活率先達到小康水平,村民們都說,“這都是托張溪香芋的福”。張溪香芋的發展有利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產品旺銷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江三角洲等地,歷年來供不應求。
2004年,張溪香芋獲得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2006年,獲得首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參展證書》。2007年,榮獲“韶關三寶”稱號;榮獲由南方農村報主辦的“廣東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種植類)”評選活動評選出的“最佳品質獎”;在2007旅遊大促銷暨廣東國際旅遊展覽會上令人大開眼界。
目前張溪香芋主要生產單位有:①樂昌市昌盛香芋生產流通專業合作社:註冊商標是“炮彈”香芋。2008年獲得農業部認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1年獲得有機食品認證,2012年1月,樂昌市昌盛香芋生產流通專業合作社基地被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認定為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2012獲得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單位,2014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社單位。②樂昌市粵寶農副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註冊商標是“芋滿天下”香芋。合作社榮獲國家農業部頒發“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廣東省農業廳頒發“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韶關市農業局頒發“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樂昌市頒發“光彩之星”、國家農業部頒發的“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工示範社”、“韶關市農頭企業”香芋、馬蹄、香芋條(片)系列獲得“中國特色農產品”稱號。
張溪香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廣東省樂昌市人民政府《關於劃定張溪香芋產地範圍有關建議的函》(樂府函〔2007〕50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廣東省樂昌市樂城鎮、廊田鎮、長來鎮、北鄉鎮等4個鎮現轄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