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現在復興漢服的人有穿古代平民衣服的樣式嗎?

現在復興漢服的人有穿古代平民衣服的樣式嗎?

很多人覺得說,現在復興漢服的人,復興的都是壹些以前貴族們所穿的服飾,而有意的忽略了以前平民穿的服飾,事實上是這樣嗎?其實漢服有便服、常服、禮服等等的分別,簡單的說壹下他們的區別:

禮服是漢服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其服飾的禮儀性要高出實用性,塑造壹種端莊、有序的形象。壹般來說禮服只會用於祭祀、婚嫁、成人禮等等特殊的場合,在其他場合穿禮服是違禮的。

常服是規格次於禮服的,使用場合和搭配都沒有禮服要求的那麽嚴格,壹般來說常用適用於慶典、節日宴會等等嚴肅性沒有那麽強但是比較盛大的正式性場合。其實現在復興的漢服大部分還是屬於常服,因為很多人也就是在節日活動的時候穿穿。

便服顧名思義就是舒適且便於運動的服飾,古時候人們壹般穿著的漢服就是便服了。搭配比較的靈活多變,以便利為主,壹般采用舒適素雅的布料和顏料制作,居家出行幹活等等都是穿這壹類的衣服。

古代農民、仆役、丫鬟、工人、小販穿的衣服是不是漢服呢?當然是的,但是現在漢服圈當中沒有人穿這個嗎?當然不是,其實也蠻多人穿的,只不過可能認不出來罷了。

短打(短褐)

上衣下褲,是古代百姓最常穿著的服飾,從這幅宋代的 《鬥茶圖》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壹二來,其中老百姓們的穿著。

擷芳主人的《Q版大明衣冠》則比較清晰的給我們呈現了短打的樣式。

這壹件是重回漢唐家以前出的款式,也是短打。

襦裙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這首出自漢樂府的《陌上桑》其實已經給我們描繪了壹個采桑女的打扮,特別是最後壹句關於采桑女秦羅敷的服飾的語句,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襦。上襦下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服飾制式之壹。

這件裳相思家的是宋制飛機袖的交領齊腰襦裙,樣式也是古時候常見的。

深衣

深衣是上衣下裳相連的壹種服飾,是古代諸侯﹑大夫等階層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禮服。上圖是明代的《張翁像》穿的就是深衣。

擷芳主人的《Q版大明衣冠圖》當中也有比較清晰的畫像。

以上是洞庭漢風家的深衣。

深衣最早是出自《禮記》中的記載,是華夏民族傳承時間最久的傳統服飾之壹。現代不少的學者也提倡以深衣作為漢服的代表服飾去做推廣。

除了以上所說的三種以外,其實還有半臂、襕衫、直裰、褙子、襖裙等等都是偏向於壹半的百姓或者士族穿著的。而其實我們現在看到有漢服同袍穿著,這部分的制式也是居多的。但是為什麽很多人會感覺說,這些服飾都是古代的時候貴族才會穿的,復原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衣服呢?

第壹個是因為顏色,我們對於古代人民的服飾認知,都是穿著白色、褐色、灰色、黑色等等比較素的顏色的衣服。而現在我們看大家穿的漢服都是五顏六色,壹個比壹個高級的樣子,還有人穿明黃色的,放古代是要殺頭的。所以我們認為說這個是古代人民穿不起的。其實就跟上面《陌上桑》所提到的襦裙壹樣,淺黃色的下裙,紫色的上襦。其實古代的顏色並非這麽的單調,不過的確由於古代的染色方法是以天然礦物或植物染料為主,所以染色的難度會更高壹些,比較難說壹件衣服出現五顏六色。但是現在的技術進步了啊,使用這些布料的成本比以前用礦物、植物染料要低得多吧,所以顏色豐富起來也是無可厚非的吧。而且其實黃色大概是在唐宋以後才被皇家壟斷的,在此之前是沒事的,而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漸漸的放松了對顏色的管制。

第二個是因為花紋,我們對於古人的認知是衣服上都是幹幹凈凈的,能穿就行了,哪兒會去整啥繡花啊。看看現在的漢服,都在上面繡壹些豺狼虎豹之類的,還有繡龍紋的,這個放古代也是要被殺頭的。其實這個我們還看《陌上桑》所提到的那件襦裙,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是有花紋的,並非說所有的衣服都是幹幹凈凈壹窮二白。繡花雖然說比較花功夫,但是也不是平民百姓就穿不起了。而現代繡花工藝先不說有廉價的印花,即便是繡花也分為機繡、手推繡和手繡。手繡的成本是高,但現在大部分穿的還是機繡甚至於是印花的衣服,成本比古代低多了吧。同時龍紋是在元明時期才被皇家壟斷了,在此之前也是畫的哪兒哪兒都是。時代在發展嘛,喜歡點花裏胡哨的東西也不過分吧!

第三個是因為布料,我們對於古代人的認知是衣服都是用粗麻、棉布等等粗糙的布料制作而成的,而現在的漢服的布料壹個比壹個好,這個哪兒是古代百姓穿的起的嘛。在古代的時候對於穿著的布料也的確是有要求的,比如周朝當中規定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才能夠穿絲綢的衣服,但是我們再次回到《陌上桑》所提到的那件襦裙,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秦羅敷用的是絲綢做的下裙。其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布料生產技術的改良,限制已經放松了。很多老百姓的衣服檔次已經上來了,不能說件件都是絲綢、皮革之類的,但是偶爾買件好的或者幹脆自己紡織壹件好的也是沒有問題的。而現在很多的漢服用的布料都是天絲棉、雪紡、織金,真絲、還有壹些化纖的,比如聚酯纖維之類的,這種的生產成本很多要比棉麻之類的還要低,我們穿不起古代人民的布料,用便宜壹點的還不不行嗎……

總體上來說,其實漢服的制式雖然在變動,但是大體是穩定的。而現代漢服的顏色、繡花、布料之類的改進主要是因為生產力的進步,這些的成本更低了,我們這些老百姓也用得起了。